标签:
大爱撑起艳阳天----记三十年如一日照护失能妻子的陶振海同志


陶振海同志30年来无怨无悔、精心照护患病妻子的感人事迹在宝鸡市传为佳话,有口皆碑。2012年,宝鸡市渭滨区妇联、渭滨区文明办授予陶振海家“五好文明家庭”称号。最近,宝鸡市正在评选“最美宝鸡人”。 经过逐级筛选陶振海同志作为“最美社科工作者”被推荐到市评选委员会。
病从天降,不离不弃精心呵护
陶振海原系宝鸡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现任宝鸡市老年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1984年,陶振海的妻子胡惠俠突然患了类风湿关节炎,后病情加重,失去了行走的能力。
那时,陶振海还在机关上班,白天上班要处理重要的公务,下班回家要立即做饭、洗衣、打扫卫生,所有的家务都由他一人包揽。晚上还要给妻子熬药、理疗按摩。此外,还要定期给妻子洗澡,换洗内外衣裤;搀扶妻子上卫生间,为她解带提裤。病重时,他经常要为妻子接屎接尿。如果要去县上或省上开会,他就让女儿回家伺候,或者雇请短期保姆。
2002年春陶振海退休后,全力照护妻子。从生活饮食到身体护理再到精神关爱,一样也不疏忽。为了防止感染褥疮,他一天要帮妻子翻七八次身,擦洗身子,有时还要给她喂饭,从生活的各个细节把妻子照顾得周到又细致,成了家中里里外外的“一把手”。
看病就医,不辞劳苦寻觅良方
为了给妻子治病,陶振海多次搀扶着妻子到各个医院看病就医。他按照医生的要求,用中药泡酒,坚持天天给妻子擦、抹各个关节;学着一次又一次地给她做全身按摩。在医院理疗后,他买回烤电箱、 “哈慈针” 、“小太阳灯”放在家里,白天晚上坚持给妻子烤电治疗;为妻子针疗,一次次用艾叶熏灸;不厌其烦地为老伴照射、烘烤。为了煎药给妻子浸泡、热洗,他每天用蜂窝煤炉子,放上装有酒糟的大脸盆或大药锅加热,帮妻子把脚、手、肘埋在酒糟内热敷,一次一小时,天天如此,雷打不动。
为了尽快治好妻子的病,他四处打听“良方”。1989年夏天,听说西安市雁塔区中医医院专治类风湿关节炎,特别是该院的一名大夫是几代祖传名医,他就用小车把妻子拉去医院就诊。治疗期间,为了让妻子的药物不中断,他不顾严寒酷暑,往返于西安和宝鸡,从未耽误过妻子的用药。1994年秋,他又听说西安市第五人民医院是类风湿专科医院,便又用小车把妻子拉到五院住院3个月治疗。在这五年多的日子里,为了给妻子看病、买药、住院治疗,大把大把的积蓄往外“抛洒”,而一向生活简朴与节俭的陶振海,却没有半点犹豫和吝啬,不管怎么样,他都坚持要为妻子用药,给妻子治病。
精神关爱,无怨无悔相伴相守
逢病重时,身体的疼痛使得陶振海的妻子痛不欲生,甚至生出轻生的念头。为了打消妻子的念头,鼓励和帮助妻子战胜病魔,陶振海耐心地反复地开导、劝慰妻子,给予她精神上的关爱与支支持。陶振海说:“老伴年轻时经常带着几个孩子,边教学,边养育子女,做饭、洗衣、缝纫、做家务样样都干,很不容易。如今她病了,我要千方百计为她治好病,减轻她的痛苦。在吃穿花费上,尽量满足她的要求,只要她心情好,我舍得为她花钱。”
为了让妻子拥有愉悦的心情,陶振海给家里订了陕西日报、宝鸡日报、老年文摘报等,调剂她的文化生活,丰富她的精神世界。并经常与妻子交流养生保健知识、老年人防骗常识等。此外,他还动员儿子、儿媳和女儿、女婿常回家看望安慰其母,多与老母聊天解闷。自己陪着妻子去乌鲁木齐看望她的老父亲和大哥大嫂;陪她回周至老家走亲访友,祭祖扫墓;陪她去周至、扶风、蔡家坡等地看望她的老同学和老师。平时,他又邀请妻子的大哥、大嫂等亲戚朋友来宝鸡团聚几日,亲情慰藉,心情颇好。
陶振海还为妻子购买了一辆轮椅,经常推着妻子在院子散心,呼吸新鲜空气,与熟人聊天解闷。每年用轮椅推着妻子在市内、外地旅游观光。2011年6月,他陪着妻子去西安参观世园会,推着轮椅让她游大明宫遗址、大雁塔南北广场、大唐芙蓉园等景区。2013年4月陪她去杭州,推着轮椅让她游览西湖、雷锋塔、三潭印月等风景名胜。2014年5月,又用轮椅推着她游览了天安门广场、故宫、北海公园、中山公园、天坛、颐和园等。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陶振海多年的精心照护下,妻子现已能下床走动,生活也逐渐能够自理,并能种花养草。只见她的室内小花园里枝繁叶茂,姹紫嫣红,郁郁葱葱,一派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妻子胡惠俠逢人便夸:“是老陶用爱心为我撑起了一片艳阳天!”
(作者简介:张政,宝鸡市老年学学会会长;容琳,宝鸡市渭滨区老年学学会副会长。)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