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办武汉最大民办养老院


拆迁得到35套房回报社会,“80后”办武汉最大民办养老院
如果你突然拥有了数千万财富,你想好要干什么了吗?
32岁的武汉小伙陈卿,是澳大利亚海归。拆迁后,他家拥有35套拆迁商品房,他被戏称为“拆二代”。陈卿说,有钱应该干有意义的事!而他的理想就是办一家养老院。
放弃20万年薪回汉创业
1982年,陈卿出生在武汉市郊的徐东团结村。1994年,其父陈保安外出当建筑工,后来慢慢成为“包工头”,承接公路基础处理项目。1999年和2001年,陈保安在团结村分别盖起一栋5层楼房和一栋6层楼房。
2001年,陈卿报读武汉科技大学预科班。2003年10月,陈卿到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留学,5年半完成本硕连读。
2009年6月,陈卿回到武汉,进入国信证券工作,后跳槽到北京。2011年,陈卿年薪已达20多万。但陈卿总想创业,就辞职回武汉寻找创业项目。
办养老院是做善事
2012年,徐东团结村城中村改造,陈卿一家获得35套还迁房,共4000平方米,另外获补偿160万元,瞬间变“土豪”。
得知陈家有35套房子,不少商家嗅到了商机,有人把一年租金开到140多万元。
但陈卿有自己的打算。没有让奶奶过一个幸福的晚年,一直是陈卿父亲内心的痛。如今,许多拆迁户都搬离了,拆迁常常拆散了邻里情。不如办个养老院,留住街坊老人尽孝。父子俩一拍即合,决心创办养老院。相比其他项目,创办养老院是最吃力不讨好的选择。但父子俩都坚信:办养老院是做善事。
“大家庭”迎来80位老人
2012年春节刚过,陈卿跑到民政部门,咨询创办养老院的相关政策。为让老人更好地生活,陈卿提出养老院一定要每个房间有洗手间、通风透气、采光良好。
2012年9月,养老院投入500多万装修,陈卿把拆迁安置费160万和卖了7套房子的钱加在一起才凑够这笔装修费。2013年7月,陈卿的“大家庭养老院”正式开业,可容纳200多位老人。
现在,养老院已有80多位老人入住。虽然还是亏损,但陈卿预计,当入住老人达到115人时,养老院就能实现盈亏平衡。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要让这个武汉最大的民办养老院全部住满。 (据《武汉晨报》)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