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父亲节网友反思如何尽孝——突击孝顺不如常回家看看


6月15日是父亲节,微信、微博上各类祝福语充满屏幕。不少网民纷纷选择网络“示爱”的现象,也迎来社会有关“隔空关爱”“突击孝顺”的议论。
“每年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微博微信里都会出现‘孝顺’话题,讲述父母亲的伟大,祝福他们节日快乐。”长沙白领徐佳说,“虽然刷屏发祝福,可是爸爸妈妈们却很少使用这些社交工具,本应该接收祝福的他们根本看不到,转发这类语言似乎成了标榜自己‘孝顺’的幌子。”
“羞于开口”是不少年轻人选择“隔空关爱”的原因。“80后”夏芳说:“父母都是很传统的人,当着他们的面说‘我爱你’之类的,实在说不出口。只有在微博、微信这些父母看不见的地方,才敢把真实情感表露出来。”
也有不少人将口头的祝福化成了具体的行动。“一到母亲节、父亲节,朋友圈里就出现了各种给父母送礼物、吃大餐、出游的照片。”徐佳说,节日“突击孝顺”,平时和父母却少有交流的现象,非常普遍。
“去年母亲节,女儿买回来一大束鲜花,带我们出去逛街。她有这种孝心当然是好的,可是鲜花、购物对于我们来说,不实用而且奢侈。我们更希望女儿能在平常的生活中多陪陪我们,跟我们多交流。”长沙市岳麓区市民唐晓华说。
“多陪伴”是不少爸爸在父亲节最想得到的节日礼物。如今,中国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多数儿女或因工作、生活等原因不能时常陪伴父母左右。2013年7月1日,“常回家看看”被写入新修定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比空巢更普遍的是父母的‘空心’现象。”中南大学社会学教授李斌指出,如今很多父母选择跟随子女离开故乡来到大城市,这些中老年人每天面对的是陌生的环境、繁忙的家务和子女的无暇照顾。“对于他们来说,年轻人要做的不仅是节日当天转发许多宣誓爱父母亲的‘心灵鸡汤’,更是在平常生活中,心中有爸妈,做些实际的才是对父母真正的爱和孝顺。”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