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莫问回报勤奉献赤胆忠心为人民[组图]

2017-09-24 08:00:02 无忧保
  ——记共和国建设者、人民功臣、上海百老德育讲师团戚泉木   戚泉木是上海百老德育讲师团团长、著名社会活动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经济工作委员会党校教授、亚洲人文社科学院学部委员、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第三届中国时代十大新闻人物、全国中华之魂十大功勋人物  由于本人业绩突出,几年来入编多部大型人才巨著,2014年祖国杂志社又委以重任,专函邀请入编《人民功臣.祖国的骄傲》一书,并诚聘担任高级顾问及特邀编委。   悠悠百老情,殷殷为人民   关心下一代,甘当老黄牛   ——记上海百老德育讲师团团长   “你们离退休后不辞辛劳,满腔热情地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为培养造就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作出了积极贡献。令人尊敬和钦佩。”这是2007年4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军委主席习近平同志在沪工作期间,写给百老德育讲师团全体同志信中的一段话。   光阴如箭,一晃近七年过去了。鉴于对老龄事业百老团做出的贡献,近日采访了令人钦佩的上海百老德育讲师团团长 戚泉木。   在众多老有所为的前辈中,有这么一颗璀璨光亮的启明星,他那“悠悠百老情,殷殷为人民,关心下一代,甘当老黄牛”的优秀品质,时时感动和鼓舞着人们。他就是78岁的著名社会活动家,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经济工作委员会党校特聘教授、亚洲人文社会科学院特聘学部委员、上海百老讲师团团长戚泉木同志。经过8年努力直到2000年4月18日,他和其他24位德高望重的老同志正式发起成立了百老讲师团,为了实现关心下一代成长的诺言,他呕心沥血,不断用行动实践着自己许下的承诺。   1989年至1990年在时任上海市副市长谢丽娟同志带领下,戚泉木由市新闻出版局推荐和委派参加了上海市人民政府组织的第四届讲师团并任分团长去金山县支教。在支教期间,他利用业余时间宁愿放弃修改三十万字的长篇小说,而热衷主编26万字《农村庭院经济探索》一书,此书出版后对农民的家家致富起了不少作用,因而受到中宣部有关领导的表扬。市农委、市农业局、市房地局、市燎原办公室、市作家协会70多位专家、领导发起这本书的研讨并倡议成立上海市庭院经济与文化研究会。1992年年底上海市庭院经济与文化研究会正式成立。时任上海市农委主任张燕担任会长,而新闻出版局的戚泉木因主编《农村庭院经济探索》一书被选为常务副会长(法人代表)。这时一批老红军、老将军、老劳模、老专家、老艺术家进入这个协会,戚泉木认为这些老同志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部书,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教材,应该组织起来,于是产生了组织百老德育讲师团的思想。当时戚泉木已结束第四届讲师团从农村回新闻出版局报刊处工作,为了献身社会活动,筹备百老讲师团,1994年3月——1995年3月他不惜牺牲个人利益,放弃机关每月2400元工资奖金,到上海市作家协会去领每月140元津贴,请创作假以作家身份继续去农村、社区、学校蹲点从事这项崇高的事业,为此,他连续向局党委打了三份报告才获得批准。   戚泉木同志在组建成立百老讲师团中,在对待青少年的道德和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创建初期,一无资金,二无办公场地,三无车辆,办公室连续四年中搬迁了八次。但戚泉木同志初衷不改。20多年来,兢兢业业、默默奉献始终坚持弘扬中华美德,播洒精神文明。在他的努力下,百老讲师团从最初的24人,发展成为如今拥有600多老干部、老红军、老将军、老教授、老劳模、老专家、老艺术家的特殊的志愿者队伍。   戚泉木同志带领的百老讲师团,正式成立14年来为350多万青少年举办4000多场德育讲座和演出及展览,引起全社会强烈反响。老同志们风雨无阻,情真意切,劳苦功高,赢得了人们的信赖和尊敬。百老团从而被中国关工委、中央精神文明办先后三次获得了“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被中央精神文明委评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集体”;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命名为“全国党的理论基层宣讲先进集体”,被中国上海世博会组委会评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志愿者工作优秀团队”,被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市委组织部、市精神文明办、市老干部局、市关工委先后18次评为上海市先进集体。其中有上海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十佳好人好事”、上海党的理论基层宣讲先进集体;上海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老少结对先进单位;优秀志愿者先进集体;暑期特色项目先进集体;优秀品牌和被授予迎世博思想道德贡献奖及新案例特别奖等光荣称号。习近平、胡锦涛、俞正声、刘云山、李长春等中央新老领导和韩正、杨雄、徐麟等上海市领导对以戚泉木同志为团长的百老讲师团有着重要的批示、来信和肯定,中央领导亲自批示两次推向全国。2005年时任总书记胡锦涛亲笔批示,推向全国;2013年在总书记习近平的亲切关怀下,中共中央常委、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和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长刘奇葆亲切批示再次推向全国。中宣部还要求新闻媒体大力宣传,“鼓舞全社会学习百老德育讲师团的精神。”   青山不老松,晚霞红似火。前辈不平凡的人生经历,都是一部鲜活的爱国主义精神教科书。戚泉木同志在青少年教育中所作的300多场德育报告非常生动,深受青少年和群众欢迎。为使革命传统常讲常新,对小学生用故事形式,对中学生夹叙夹议,对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他经常以互动形式参加各类演讲活动。他提出:一颗红心——忠于人民忠于党,关爱下一代成长;二种弘扬——弘扬以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三种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永葆精神不老、思想不老、知识不老;四千精神——发扬老红军、老将军、老劳模千方百计、千辛万苦、千言万语、千山万水的“四千精神”,关心下一代工作,要不怕千辛万苦,何惧千山万水,掏尽千言万语,力求千方百计。做到: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得、老有所乐。戚泉木同志要求百老讲师团成员在各类讲座中注意发挥创造、创新、创意。在为社会服务的同时要努力成为:革命传统的宣讲员、读书结对的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员、失足人员的帮教员、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帮困员、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调研员。   戚泉木同志还带头开展示范讲座:讲座与多媒体相结合、讲座与文艺节目相结合、讲座与讲故事相结合,让各类讲座生动活泼。他挖掘自身潜能,创造了“三个第一”:第一次结合故事情节,创作口技表演;第一次展示书法精品,通过书法艺术营造人文氛围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第一次采用动漫特技塑造百老风采。形式多样、丰富生动、情感交融,贴近实际,贴近群体,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的讲座收到很好的效果。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宣讲中生动感人,富有较大的社会影响。   弘扬和建立德教基地是戚泉木同志的一大尝试。为了更好地取得对青少年的教育,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他主张在条件成熟的学校和社区及单位建立德教基地,他根据现有“百老”中的实际专长和能力,选派一些成员去担任名誉校长、辅导老师、顾问等,通过传授经验、故事、知识、技能、才艺,来构筑健康、良好的社会氛围和课外环境。在戚泉木同志的努力下,德教基地迅速发展,从小学、中学、大学,向社区、城镇、机关、企业多领域多层次拓展。   与此同时,在已建立德教基地的上海大学、海事大学、南洋中学、川沙中学、模范中学、徐汇斜土、江南小学、宝山泗溏、闸北临汾、奉贤青村等街镇及上海公安博物馆、东方绿洲、青浦监狱、未成年犯监狱,举行了“强强联手、文明共建”的揭牌仪式。   戚泉木团长带领百老讲师团同志来到青浦监狱和未成年犯监狱,选择了10位将军与犯人结成一帮一结对子。戚泉木同志语重心长地说:“挽救一个人。幸福一家人”。戚泉木同志和老将军们决心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开展一场争夺战,要把曾经危害社会的失足者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他们与那里犯人讲《诚实守信,重新做人》,《颂祖国,迎世博,早日回归社会》,用拳拳爱心唤醒良知,用奉献精神树立榜样,用肺腑之言,打开扭曲的心灵,以长者的风范和关爱传递希望的明天,用革命前辈铮铮铁骨的故事震撼迷茫的灵魂,鼓励他们振作精神,从头开始,帮助他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   乍浦路美食街100多名青年服务员听了戚泉木同志“人生价值在奉献,诚实守信为人民”报告,和杨怀远“一辈子学雷锋,一辈子为人民服务”的报告。纷纷表示争做优秀服务员。在文依萍经理的带领下,在店里开展“一二三四五六”活动:“一”心为顾客;“二靠”质量、服务;“三实”开老实店、做老实人、办老实事;“四优”优质服务、优质产品、优质食品、优质人员;“五不”不弄虚作假、不以次充好、不短斤缺两、不抬高价格,不做假广告;“六新”创建新环境、学习新文化、增长新知识、培养新观念、创造新经验、推出新服务。   打铁还要自身硬,戚泉木同志还兼任百老功勋艺术团的团长。和百老书画院院长、百老功勋艺术团是个德艺双馨的团队,一批著名的老艺术家和老明星,秦怡、陈奇、金采凤、孟莉英、马莉莉、任桂珍、陈小燕、李坤、史燕谊等只要群众需要,他(她)们会千方百计地赶到现场。一次大热天,艺术团下社区担任巡回演出,群众拉住老艺术家的手,问他们出场费是多少?老艺术家当场回答说:“群众的需要就是我们的责任,我们有义务为大家作奉献。如果说,我们有出场费,那就是群众的掌声。群众的掌声是对我们为群众服务的最好回报!”   百老书画院一批优秀的书法家他们文化下社区义务为居民写春联,义务辅导青少年书法为居民和青少年展出书法作品,用书画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位老新闻工作者见此情景欣然作诗一首:“国昌人寿最欣荣,德艺双馨颂晚晴,心贴群众真情漾,爱满申城处处春。”   戚泉木同志曾经拒绝民营企业家给他三十万元年薪担任顾问的邀请,全身心地投入百老讲师团工作。他还自费38000元出版《人生价值在奉献》一书赠送2000名青少年。他说:“要使红旗飘万代,重在教育青少年”、“培养合格的接班人比挣钱更重要……”   戚泉木同志曾多次因劳累过度、高血压、心脏病、脑梗塞住进医院,有几次在住院期间还带病走出病房坚持为学生讲课,在为孩子们讲课时,还幽默地表演当年担任少先队大队长时创作的口技“用步枪、机枪打美国飞机”。有一次,残疾人体育中心邀请戚泉木同志作“人生价值在奉献,诚实守信练好本领”报告,那天正好戚老的偏头疼发作,正想改期。后听说这些残疾人都是马上要参加奥运会的优秀运动员。于是,他强忍着头疼,吃了几片药,竟去作了一个多小时的演讲,热情地鼓励残疾人运动员在临战前要刻苦锻炼,顽强拼搏,诚实守信,练好本领,为祖国和人民争光,让五星红旗在赛场高高飘扬。   有一次,双休日,连续两天在为500多位小小编连续作五场报告,他因为讲话时间太长,声带受伤引起喉咙出血……可是,他还是坚持将课讲完。   在全世界瞩目的上海世博会国际志愿者纪念日的活动仪式上,戚泉木代作为150万志愿者代表之一上台发言和承诺;   在人民大会堂,戚泉木向全国数百名优秀代表作《让生活更美好,让世界更精彩》演讲;   在北京大学,戚泉木作《人生价值在奉献,要为党旗添光辉》主题报告;   在上海海事大学,戚泉木的《扬青春风采,为世博添彩》的报告赢得了与会大学生的阵阵热烈的掌声;在上海大学戚泉木作《继承光荣传统,勇挑时代重任》20分钟演讲,竟有几十次的热烈鼓掌。   在中国文学大师巴金母校——南洋中学110周年校庆之际,戚泉木激情洋溢的《共产党给我一支笔》的演说,让全体师生沉静于无限追思,撼人心扉的往事中……“三寸水笔重又重,祖孙三代扛不动,共产党给我一支笔,千歌万曲向党颂。”戚泉木用这首诗形容他古稀之年心情。   许多人对他的做法觉得不可理喻,上海作家协会历届领导徐中玉、罗洛、叶辛等却对此赞扬有加,说他是“上海作家深入生活、贴近群众、大胆创新、投身改革的典范”。全国劳模杨怀远用顺口溜编了一首诗:“老戚精神贵,从来不知累,一心为百老,直把心操碎,上至老领导,下到小字辈,关心送温暖,半夜还未睡”   2006年4月18日中国作协办公厅受金炳华书记委托在给讲师团的贺信中指出:“戚泉木同志是一位保持着较高创作热情、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历史感的作家。从事创作50年来,他为广大读者奉献了300余万字的作品,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曾多次获奖。泉木同志的报告文学《人生价值在奉献》,以饱蘸真情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是一部启迪心智、陶冶情操的优秀作品,也是一部生动感人、有说服力的德育读本,必将受到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的喜爱。作为上海市百老德育讲师团的发起人、组织者和团长,6年多来,泉木同志带领讲师团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发扬老一辈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倡导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在上海的学校、社区、农村、军营等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德育教育活动,引导人们知荣辱、树新风、讲奉献、求真知、营造良好的德育工作氛围,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为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尤为可贵的是,泉木同志将这些有益的社会活动和实践,作为文学创作的生活积累,以作家的良知和德育工作的责任,在文学道路上不断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鉴于戚泉木同志在社会活动中的卓越功勋,中央领导赞扬他带领百老讲师团正在开创“功德无量”的事业。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戚团长永远忘不了1993年12月13日,他在杨浦大桥上幸福的见到伟人邓小平的情景,更忘不了2007年8月13日习近平同志握着他的手的亲切关怀。此情此景,永远成了戚团长和百老团员们取自不尽的工作动力。时任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上海市老年基金会理事长胡炜曾富有诗意又充满真情地称赞百老讲师团:“在你们宽阔的胸膛里,洋溢着对祖国的爱;在你们的壮美的晚霞生活中,燃烧着造福子孙后代的满腔热情……”   我们在此衷心地感谢上海百老德育讲师团为祖国下一代健康成长所付出的辛劳;衷心祝愿600多位老同志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标签: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