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过一个文明的清明节

2017-09-26 08:00:03 无忧保

  近年来,有一些地方的清明祭祖活动走了样,变了味,滋生蔓延一些不文明的行为。诸如:有的人为摆阔气讲排场,大操大办,大吃大喝,大量燃放烟花爆竹;有的人精心制作纸钱、纸车甚至纸小姐等荒唐祭品焚于坟前;还有的人认为生长在坟墓周围的树木影响风水,便乱砍滥伐等等。这些做法,不仅有辱祖先,还误导了子孙后代,背离了扫墓的初衷。如果先人地下有知,恐怕也不会同意这样做。

 

  清明祭祖,到亲人坟前扫墓培土,追忆往事,寄托哀思,表达怀念之情,这是中国人祭祖的传统习俗,也是人之常情。其目的并非是祭出迷信,祭出浪费,祭出痛苦,而是祭出时代发展的文明。通过文明祭祀,追思亲人的功德、才华和业绩,继承亲人未尽的遗愿,教育和鼓舞下一代继往开来,使我们每一个人要做最有用的事情。所以,应本着健康、向上的科学态度,在清明节大力开展文明祭祀活动,提倡鲜花祭奠、网上祭奠、家庭追思、网上寄语、植树寄哀思、赋诗、写祭文等多样式、现代祭扫方式,将祭拜逝者的传统习俗用更加健康、文明的方式进行表达。

 

  愚以为,“清明”与文明的内涵应该是统一的。因为“清明”一词,除了气候节令意义上的“清新明净”、“清爽明澈”之外,至少还包含着心理情感、生活态度、行为方式上的清明。更深层次的还应该包括社会秩序、公共治理、规则法度上的“清明”。也就是说,清明时节,我们也应该追求一种清明之境——一种清廉明净、清正明朗的社会氛围。擦出文明祭祀的“火花”,有着不可低估的意义。

标签: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