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经常看望问候老人已入法

2017-09-26 08:00:03 无忧保

  父母住进养老院后,子女的负担减轻了不少,却有相当一部分住养老人的子女不能经常到院中看望老人,那怕是经常通个电话。日前,小编走访本市多家养老机构发现,有近三成的住养老人表示子女每次看望的时间相隔半个月;四成以上老人表示,一周左右才能接到子女的一次电话问候,许多老人对此闷闷不乐。

  老人:希望子女能勤来看我

  “虽然在这里生活挺开心的,但还是牵挂孩子们,他们已经有一个多星期没来了,打电话又怕打扰他们,我还是等他们自己来吧。”在北辰区的一家民办养老院中,68岁的孙大爷对小编说。

  “入住之初,子女们怕我不适应养老院的环境,每周都要来一两趟,一待就是好几个小时。现在我在养老院是住习惯了,可他们来看我的次数却减少了,有时近半个月才来一趟,而且待不了多会儿。” 孙大爷有两子一女,入住养老院已经近两年时间。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子女看望老人的时间间隔越来越长,每次看望的时间也越来越短。

  养老院负责人介绍,这家养老院住养着近200位老人,其中一周探望一次的占四成以上,半个月探望一次的占到三成左右。“虽然老人在养老院中家属比较放心,但是亲情是无法代替的。我们能做的只有是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但是老人长时间感受不到亲情时,情绪就很低落。这时,虽然我们极力劝导老人,但是他们还是无法从心里高兴起来。”

  子女:工作太忙负担重

  小编随机采访了一些住养老人的家属后发现,“工作忙、家庭负担重”成了他们不看望老人的主要理由。

  父母住养在南开区一家养老院40岁的李先生表示,他是家里的独子,经营着一家公司,经常要出差谈业务,在天津时还要照顾上小学的儿子,正是由于无法好好照顾父母,才将他们送进养老院。“我们这个年纪,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候,一方面要忙于事业,交际应酬;另一方面,又要照顾孩子,压力太大了,确实没时间。”

  专家:经常看望或问候老人已入法

  市人大办公厅原副秘书长兼办公厅主任、中国老年大学协会顾问马贵觉表示,7月1日即将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8条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该法条新增了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目的就是为了让子女不要忽视对父母的精神慰藉。”马贵觉说,当今社会,子女们都已组建了小家庭,这使许多人并不理解“孝”是何含义,认为只要给父母吃好的、穿好的就是孝顺。其实不尽然,精神层面的“孝”和物质赡养同等重要。无论子女是出国生活或是外出打工,工作再忙,都不应该忽视对父母精神层面的赡养,与父母不在同一城市的应该经常打电话问候老人;与父母同在一个城市的,应该隔个两三天去看望一下老人,让他们生活不寂寞。

标签: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