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区军休干部袁家宗平日省吃俭用,却在17年间资助了十几名家庭困难学生,并在太行山革命老区援建了一所希望小学。日前,他又以个人名义创办了助学基金——
老军休乐为“希望”添薪火
日前,袁家宗助学基金发放仪式在第二南开中学举行。创办该基金的是和平区军队离退休干部休养所军休干部袁家宗,他为第二南开中学10名品学兼优困难家庭学生发放了助学金和励志图书,鼓励他们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袁家宗助学基金是第二南开中学首个以个人名义冠名的助学基金,该基金每年设立2万元助学基金,用于帮扶第二南开中学10至12名品学兼优的学子。今年79岁的军休干部袁家宗,10岁到武汉市汉正街一个棉线小店铺学徒,是党和人民军队把他培养成了一名军官。幼时的失学之苦、求学之难,在他的心灵深处打下了深深的烙印。1991年初,本市筹建老年活动中心,袁家宗以自己多年积累的基建工程和参加“引滦入津”工程的指挥经验担任了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工程结束后,在部队和地方领导的支持下,他创建了天津市重光建筑工程公司和天津市海阔置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兴办企业回报社会的同时,袁家宗以自己的满腔热忱倾注于社会公益事业,把目光投向了希望工程。
1996年6月,袁家宗在报纸上看到天津一中有学生因家庭生活困难面临失学的消息。他主动联系学校领导,表示愿为困难学生继续完成学业尽绵薄之力,采用定向资助的办法,向10名生活困难的学生每人每月提供200元的补助,直至高中毕业考上大学。“我是穷孩子出身,哥三个都没正经上过学,我特别羡慕有文化的人。我的三个孩子都是大学毕业,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我希望更多因家庭困难上不起学的孩子们有一个平等受教育的机会,我愿意为这样的孩子付出。”袁家宗说。
河北省唐县黄石口乡是白求恩生前战斗和殉职的地方,还不富裕。特别是河暖村的孩子们一直在危房里上课。2001年,袁家宗用筹措来的30万元资金亲自组织设计施工,在河暖村援建了一所希望小学,从根本上解决了山村适龄儿童上学难的问题。多年来,从这所希望小学走出去考上大中专院校的学生已经有30多人,初高中学生有150多人,彻底改变了革命老区贫穷落后的教育面貌。
2004年11月,袁家宗从媒体上看到了一篇《天津女孩交不起万元学费吉林校方下达休学通知》的报道。女孩叫张敬伟,家住静海县小张屯村,在吉林艺术学院读大二,父亲因患脑溢血丧失劳动能力。他和老伴商量后亲自到长春,将1万元助学金送到了女孩手中,帮助女孩完成学业。
在家庭贫困学生的眼中,袁家宗是一位充满爱心和义举的爷爷,有什么话都愿意和他说说。截至目前,他和所属公司累计捐款130多万元支持华夏未来和希望工程事业。他最爱说的就是希望小学和他资助的孩子们,读孩子们的来信是他最惬意的事儿。说到孩子们的来信,袁家宗兴奋地说:“值得欣慰的是,受助学生全部考上了大学,有的已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回报社会。想想这些孩子都能快快乐乐地成长,我高兴得做梦都能笑出声来。”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