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花创建的南孟养老院已经7岁了,没挣到钱却欠下30多万元外债的她本来是院长,每天却要自己给老人们理发洗脚接屎端尿,她与老人们非亲非故,却曾为30人养老送终,对100多人进行了临终关怀。她说,“能为大伙儿办点事,心里高兴。”如今住着70多位孤寡老人、14名弃婴,几名流浪人员和低保户,入住人员多达147人。
不精明的生意人
王君花从1983年便开始经营理发店,她是个生意人,却不大“精明”,从没把钱看得太重,每年“六一”都会免费为村里的孩子们理发。
1993年,王君花在石家庄取得了按摩资格证书,回村开了家按摩诊所。孤寡老人郑凤水患上了偏瘫,生活无法自理,王君花亲自将老人接到诊所住下,3个月按摩理疗,老人逐渐有所好转,不仅恢复了行走,还能下地干点轻活营生。
按摩诊所开了段时间,王君花接触的孤寡老人越多,越觉得养老院的必要。开养老院的想法一提出就遭到了家人一致反对,家里不缺吃不缺喝,干这个明显是“揽罪受”。王君花却认真筹办起来:没场地,就找了一个旧院落;没钱雇人,便自己既当厨师又当保姆,所有活计一肩挑。2005年,王君花的南孟养老院正式开张了,王君花的口碑就是最好的广告,要求入住的人越来越多。小院无法满足需求,只好迁建新址。家里人也转变了态度为她筹钱,乡亲们帮忙筹了5.5万元,王君花还申请贷款30多万元。“跟着王君花不会遭罪,”这是孤寡老人们的一致想法,7年来养老院先后接收过700多人。
一间特殊的育婴室
王君花的养老院有种安逸、舒服的气质。院子左侧有个圆形拱门,里面还有个小院,晾晒着许多尿垫。走进屋里,犹如走进了一间育婴室,几张小床上躺着8个婴儿。王君花和员工王翠英抱抱这个拍拍那个,正忙得不亦乐乎。这些孩子都是弃婴,最小的刚三四个月,最大的4岁。地上小床里一个小胖墩哭得最厉害,王君花说这个孩子今年两岁,不久前刚做完唇腭裂第二次修补手术。
这些孩子都有些残疾,或唇腭裂,或先天性脊椎裂,或先天性耳聋,有的孩子智力有点障碍。靠近门口的一张小床上有个很瘦弱的婴儿。王君花说,这个孩子的妈妈是名智障流浪女,临产时被人送到养老院,养老院每天给她做营养餐,生产那天“120”救护车还没到,孩子就已顺利降生了。孩子先天营养不良,全靠大家用奶粉一勺一勺喂养。
王君花说,每当发现弃婴,派出所或民政部门无法安置,就会送到她这儿。7年间,养老院共接收过20多名弃婴,其中几个因病重离开了人世。“只要这些孩子健康地活着,我们苦点累点也值得。”王君花说,如果没人收养,她会把这些孩子一直养下去,等到了入学年龄,相信政府会想办法让孩子们能有学上。
爱心在养老院传递
王君花的爱心感染了所有人,养老院的所有员工都是半义工性质,除了照顾院里的住户,还要打理田地。看着大家劳累,王君花有时会劝员工,说你们即使离开谁也不会说什么,只会感激,员工们就开玩笑说:“你撵不走,我们赖上你了!”
养老院的住户们平时都互相照顾。63岁的李明雪在这里住了4年,同屋是两个七旬瘫痪老人。李明雪主动要求搬到这个屋,负起照顾两位老人的责任。
养老院的美名越传越广,要求入住者也越来越多,如今养老院正在扩建,社会还有许多需要帮助的老年人,还需要更多像王君花这样的慈善人士,替政府解忧替天下儿女尽孝,让我们共同关注老年人,共同关注我们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