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早报:无忧保通过微信平台提供新型社保缴纳服务,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公众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的缴纳、查询、咨询等服务。
养老金并轨就是要将机关事业单位和城镇企业职工的筹集和发放标准统一,由个人和雇主单位按照各自比例来共同缴纳。那么,方案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网小编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吧!
什么是养老金并轨?
养老金并轨就是要将机关事业单位和城镇企业职工的筹集和发放标准统一,不再人为地将社会划分成不同的群体,将目前这两个群体纳入到统一的统账上来,都由个人和雇主单位按照各自比例来共同缴纳。换言之,今后的机关事业单位和城镇企业职工一样,都要在在职期间为自己未来的退休生活“买单”,将不缴只拿的特权驱逐出去。
现行养老“双轨制”具体指的是: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制度,由财政统一支付养老金;社会企业单位的“缴费型”统筹制度,由单位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
养老金并轨方案内容是什么?
中国现行的是“退休金双轨制”,有两套并行的养老金体系,一套是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的退休制度,由财政统一支付“吃皇粮的人民公仆”的养老金;另一套是社会企业单位的“缴费型”统筹制度,是单位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机关事业单位退下来的养老金和企业人员退下来的养老金,具体讲表现为三个不同:
一是统筹的办法不一样,即企业人员是单位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机关事业单位的则由国家财政统一筹资;
二是支付的渠道不一样,即企业人员由自筹账户上支付,而机关事业单位则由国家财政统一支付;
三是享受的标准不一样,即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标准远远高于企业退休人员,差距大概是3~5倍。养老金待遇最高相差50倍,从被访者来看,最低为200元,最高为10000元。
那么,养老金并轨方案内容是什么呢?
2013年11月04日,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公布之日算起,有关养老金并轨改革,推进时间已经超过5年半。
2013年,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保障中心秘书长齐传钧表示:这是受制于我们的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这个制度承接不了很多改革。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0年社会保障绿皮书》曾指出,在中国养老保险制度中,社会统筹部分缺乏激励效应,“无票乘车”现象难以避免;个人账户部分的保值增值也困扰着制度的发展,不仅制度设计所预期的激励效应无法实现,而且过低的个人账户收益事实上产生了逆向激励。
明确改革共同方向,分步取消双轨制
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表示,养老金双轨制“并轨”的大方向是明确的。实际的推进,要考虑两方面情况:一方面,机关事业单位现行退休养老制度已实行60多年,从以往的经验看,对这类“老制度”进行彻底改革,必须是循序渐进的,才能实现制度的平稳过渡,减少社会震荡。另一方面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本身也需要继续改革完善。
所以,所谓“并轨”并不是简单地把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制度“并入”企业养老保险制度,而是朝着一个共同的方向改革和推进,最终取消“双轨制”。
现行『双轨制』与未来『并轨』对比
1、所用制度
改革前
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采用不同的制度。
改革后
机关事业单位建立与企业相同的制度。
2、缴费方式
改革前
机关事业单位由财政统一支付工作人员的养老金,个人无需缴费;企业由单位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个人要缴一部分。
改革后
机关事业单位也像企业一样,实行单位和个人按一定标准缴费的原则,所有人员个人都要缴费。
3、领取金额
改革前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每月领到养老金普遍比企业退休人员高。
改革后
改革退休费计发办法(具体细则待公布)。
外地创业者无法自己缴纳个人社保?离职跳槽者生怕社保断缴无法买房?自由职业者又怕因为没社保孩子上学受影响?这些问题无忧保统统给你解决,只需手机3分钟操作,保你社保不断缴,让你生活有依靠!了解详情请咨询: 4001118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