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黄岛区民政局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

2017-11-03 08:00:01 无忧保

  无忧保早报:无忧保不仅是优质社保缴纳平台,还要做个体社保利益的捍卫者,根植用户,服务用户,关注国家政策,解读地方信息,实时跟进,解决个体社保缴纳和享受社会保障遇到的各个疑难问题。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如何养老”已成为一个日渐突出和严峻的社会问题。近年来,黄岛区民政局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为民服务,为民解困的服务宗旨,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积极探索居家养老新型服务模式。

一、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开展基本情况

(一)精心调研,出台文件

受传统观念影响,多数老人对机构养老“望而却步”。经过一系列调研工作,2013年出台了黄岛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青黄政发[2013]49号),制定了2013-2015年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基本目标、主要任务,2014年9月份,在融合东西两区居家服务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出台了《青岛市黄岛区进一步完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实施意见》,实行属地化管理,由各镇(街道)注册成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中心设在乡镇社会事业办公室。由政府购买专业服务人员为困难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精神慰藉、紧急救助等服务。凡是具有黄岛区常住居民户口,年龄60周岁以上的“三无”(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扶养能力)和低保老年人(子女无照料能力或患有一、二级重度残疾)中失能、半失能的老年人均可享受养老服务。

(二)积极探索,创新完善

居家养老方式具有成本低、覆盖面广、服务方式灵活的特点,在认真总结前期居家养老工作的基础上,区不断建立健全居家养老新型服务模式,实现了全区困难老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城乡一体化。主要有四项突破措施:一是提高了经费标准。将城镇和农村服务经费全部由12元/时提高到15元/小时,真正统筹城乡一体化。二是提升了服务模式。建立健全了区民政局、镇(街道)、社区三级服务网络,并明确了相应职责,各镇必须成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实行属地化管理方式。三是改变了拨款方式。服务经费由原先的拨付给服务组织,改变为由财政部门直接发至服务员的工资卡,杜绝了个别中介克扣服务人员工资的现象。四是完善了评估机制。在镇(街)成立专业的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评估小组,按照80元/人标准付给评估小组经费。截止目前,黄岛区共有1187名困难老年人享受居家养老服务,2014年发放居家养老服务经费926.7035万元。

(三)强化服务,加强督导

坚持定期回访制度,加强监督,规范服务,提高质量,确保服务到位、老人满意、子女放心、社会认可。一是服务内容知情化。区民政局统一制作服务告知牌,告知牌的内容包括服务人员、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时间和监督电话,各镇(街道)会同各村(居)和服务人员将服务告知牌放在被服务对象家中醒目处,便于相互知情全面监督。二是监督检查常规化。区民政局联合区纪委、区财政局不定期抽查服务内容、服务时间、服务质量、档案建立、资金管理使用等情况,发现弄虚作假骗取资金的,立即停发并追回骗取的资金,按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抽查中如发现服务人员服务内容不到位、服务时间不保证、老人不满意等问题,将通报至各镇(街道)。服务人员一月内有2次以上不满意或被投诉,经查证属实的,由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予以辞退。各有关单位及工作人员出现违法、违规、违纪问题的,按规定移交有关部门处理。三是规章制度规范化。建立健全档案。要求各乡镇归档保存居家养老服务协议、居家养老老年人季度满意度调查表等资料,并形成完整工作档案。强化目标考核。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已列入区政府对各镇(街道)的考核。

二、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服务内容单一

老年人的需求极其广泛,包括生活照料、安全保障、医疗卫生、精神慰藉、文化娱乐、权利维护等方方面面。而目前的居家养老基本局限于生活照料、家政服务。

(二)服务质量欠缺

调查发现,居家老年人需求比例最高的生活照料,约占61%,其余是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等层面。居家养老服务队伍的人员素质不高,护理员大多是下岗职工或本地农村妇女,文化程度较低,缺乏系统专业知识。

(三)服务力量不足

对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认识程度不够的现象在全区普遍存在。大中专学校包括各类职业学院中,几乎没有养老护理专业。服务人员面对的服务对象大都是老弱病残,而服务员工资待遇普遍不高,这也导致居家养老服务人员力量不足,尤其是缺乏高级、专业护理人员。

三、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建议和对策

居家养老既是一种新型养老模式,更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目前,黄岛区居家养老工作还处于一个逐步完善阶段,无论从领导重视、资金扶持、还是社会力量参与等方面,都有很大提升空间。这也需要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齐抓共管、通力配合。

(一)提升服务品质

整合社区基础设施资源,开展“全时服务”。可尝试在有智能化电子服务系统的小区,对70岁以上失能、半能老人实行“全时服务”,老人家中安装与物业电子服务台相连的对讲设备,社区老年人有服务需求就可以按动对讲机上的按钮,物业电子服务系统第一时间收到服务信息,及时反馈至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由工作人员同意协调,根据服务内容限时派员入户服务。

(二)丰富服务内容

整合社区医疗服务资源,增开家庭病房。目前社区公益性服务设施,如社区医疗站、社区活动室等,大多承担了为老服务功能,要逐步整合居家老人的医疗、保健服务需求,可与社区卫生院实现“足不出户”,开设医疗保健,做到随叫随到,满足那些年老体弱,身有残疾的老人需求。

(三)强化服务队伍

开展专业化培训,加强对从业人员专业知识学习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服务层次和水平。大力发展社区服务志愿者队伍,鼓励机关干部、社区党员、低龄健康老人等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加强老年护理保健职业教育,鼓励大中专等院校积极开设养老服务有关专业,建立大学生从事服务业岗位专项津贴制度,吸引专业、优秀力量,从事养老服务业,提升养老服务水平。(作者:庄蕾/黄岛区民政局社会福利科长)

  多渠道沟通,急速反馈,无忧保拥有10年以上社保服务团队,以最专业的知识解决各类问题。了解详情请咨询: 4001118900

标签:   居家养老服务居家养老养老服务养老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