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养老保险早报:养老,已成为全民话题。
近日,2017年中国大中城市职工养老储备指数发布。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大中城市职工养老储备指数为60.8,相比2015年提高1.1,但整体处于“基本水平”区间的下限位置,基本符合中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未来进一步提升空间仍然巨大。
现状有改善:2017职工养老储备指数提升至60.8
近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2017年中国大中城市职工养老储备指数。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大中城市职工养老储备指数为60.8,相比2015年的59.7提高1.1。报告指出,该指数主要从三个维度进行考量,一级指标为充足度、稳定度和认知度。《报告》显示,中国职工养老储备指数充足度和稳定度指数值为 61.2 和 63.2,相对 2015 年的 59.2 和 62.6 明显增强。但认知度却出现下降,从2015年的56.6轻微下降至2017年的56.2。
分行业类型看,知识性和技术性较强的服务型行业储备指数提升较快,相对排名跃升较大,而一些支持过去中国高速增长的行业,如房地产行业、建筑业和制造业指数增长偏慢,导致相对排名下降明显,这预示着经济转型正在重塑各行业职工养老储备水平。《报告》指出,2017年,职工养老储备指数有新特征,即企业规模越小,职工养老储备指数增长的越快,这说明了基本养老保险扩面实施过程中,中小企业职工从中受益最多。
谈到基本养老保险,此次《报告》调查显示,我国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充足度指数值为90.6,比2015年的数值高出9.3。这说明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已基本实现,但近年来退休金的替代率在逐年下降,这也体现了基本养老保险的目标“广覆盖、保基本”。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金维刚也在会上透露,到2016年末,全国参加各项基本养老保险的总人数已经达到8.88亿人,参保率达到85%左右。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报告显示,近两年来,职工家庭负担加重,削弱了其养老储备能力。数据显示,稳定度中,家庭负担程度指数值为60.3,相比2015年的66.6,降低幅度较大。“说明这两年职工赡养老人或抚养子女的家庭负担在加重”,报告分析,一方面,是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使职工的家庭负担越来越重,需引起高度重视;另一方面,受全面二胎政策的影响,在短期内,抚养子女的家庭负担在加重,“但从长远来看,将会成为有利因素”。
“养老储备指数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与日俱增,已成为养老业界的‘晴雨表’和‘风向标’”,中国经济信息社副总裁苏会志评价道。对此,平安养老险总经理甘为民也表示,“养老储备指数”的调查、发布意义重大而深远,它实现了中国职工养老储备状况的全面数字化测量,建立了长效量化跟踪机制,可以为政府提供更多职工养老储备参考信息,推动养老保障制度顶层设计和完善;同时,该指数的发布也有望促进企业和职工形成良好的养老意识,对国家和社会养老的不同责任形成理性预期,为养老做好积极准备。
发展新高度:商业养老险发展多维度迎“春风”
除了数值上的提高,伴随今年养老储备指数的发布,商业养老保险也同样站在了一个新高度起点之上。
“大的外部环境变了”,中保协会长朱进元表示称。首先,养老迎来了政策“春风”,在朱进元看来,今年7月4日我国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充分发挥商业养老保险在健全养老保障体系、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等方面重大作用。“这个意见可以说对商业养老保险在整个保障体系的地位、作用、发展方向,有非常清晰的界定”,朱进元认为,对比过去,行业积极主动的要发展,要做好商业养老保险,可以说是发生了一个根本的逆转,那就是国家要商业养老保险发挥作用,提供保障服务,这是从“我要发展”向”“要我发展”的根本的转变。
其次,力度和方法不同。据介绍,为更真实地反映新时代的中国国情和特点,本次调查问卷设计在2015年问卷基础上,对调研方案做了完善和改进升级,调动了国内养老领域和社会保障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共同组成研究团队,同时多次邀请国家统计局、全国总工会、人社部、保险公司等专业人士共同参与,多方论证、广泛借鉴、反复修改,引入了国内首屈一指的互联网大数据调研途径和手段,力求为关注养老事业发展的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打造和提供一个真实、客观、有效的指数参考指标。
外地创业者无法自己缴纳个人社保?离职跳槽者生怕社保断缴无法买房?自由职业者又怕因为没社保孩子上学受影响?这些问题无忧保统统给你解决,只需手机3分钟操作,保你社保不断缴,让你生活有依靠!
了解详情请咨询4001118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