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保早报:无忧保是全国首创的个体社保微信自助缴纳平台,未来十年无忧保坚定服务个体社保缴纳的战略思想绝不动摇,并利用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打造个体社保领域的第一服务者和行业领导者。
中国正在变成一个老龄化社会。根据最近一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数量从1953年的2615万人上升到2010年的11883万人,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由1953年的4.4%上升到2010年的8.9%。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标准,一个国家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7%,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那么谁来为中国养老就是一个自然而然的问题。
老年保障之所以令人关注,是因为养老不仅仅影响当下的老人,而且还影响到今后几代人的退休生活。所以中国近来实施了一系列政策,以期刺激经济,来保障老年人的养老。比如实行比较宽松的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有着同样的目的。与此同时,新公布的二孩政策旨在减轻缓解老龄化问题,以及对社会保障的压力。但这些政策是否能够奏效,还是一个问题。
1990年-2009年,中国老年人的储蓄率由零上升至35%。这种高速攀升使人瞠目结舌,因为国际经验表明老年人通常不会有这么高的储蓄率。一个明显的例子是美国。相比中国老年人的储蓄率,美国老年人的储蓄率在同一时期几乎下降了20%。
这是老年人应对老年保障不确定的一个手段,其信号是,家庭和国家养老都不可靠,最终只能依靠自己。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而言,我认为老年保障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但对于退休和即将退休的人员来说,中国独特的发展途径会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比较艰难。首先,独生子女政策减少了代际之间的扶持,并且越来越少的年轻人要负责赡养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这种倒金字塔型的人口结构不可持续。其次,社会保障不是退休之后收入的可靠来源,老少比升高使得现行的统收统支账户也不可持续。第三,过去20年来,医疗费用翻了4倍,这对老年生活来说意味着成本剧烈上升,但与此同时养老的收入却没有同步提高。最后,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的一个负面结果是产生了隔代相传的收入不均,不仅收入在老年人群体里分布不均,而且这种收入分配的不均衡会代际固化。如此一来,在一个没有对老年人提供保障的社会里,老年人自己积聚财富的动力变得非常强烈,这也是在过去十几年间中国老年人的储蓄率高速攀升的原因。
现在,老年人中的贫困现象十分普遍。部分原因是传统家庭保险形式的逐步消亡,特别是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实施的严格的计划生育“一胎制”政策,使得老年人无法通过多生子女来分散养老成本。过去,退休之后生活来源约有一半来自于儿女,而对接近退休的城市人口(45岁-60岁)的调查显示,大多数人预期其大部分收入将来自儿女。根据城市户口调查,有五个到六个孩子的父母约有70%的收入来自于儿女。但是,只有一个至两个孩子的父母,只有10%的收入是从儿女那里得到的。子女越多的家庭,父母可以依靠儿女获得住宿的现象越多。在城市里严格执行的独生子女政策,意味着儿女不再是老年人可靠的收入来源。
与此同时,养老金制度也不可靠。特别是在农村地区,社会保障制度只覆盖了少数人,大部分人依旧在养老体系之外。在全国范围内,中国城市和农村全部劳动力中只有31%的人员有资格享受某种形式的公共保障。农村中只有11%的人口拥有某种形式的社会保障。还有许多人名义上有一个社保账户,但实际并没有钱。
[1]?[2]?下一页
全国十三五规划明确全民参保计划,将在2020年前基本实现。全民参保是政策指向也是新的市场空间,无忧保坚定信念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努力做国家全民参保计划的践行者。了解详情请咨询: 4001118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