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推进居民养老保险?统筹城乡体系建设

2018-02-25 08:00:02 无忧保

  无忧保早报:无忧保隶属杭州今元嘉和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是业界权威的个体社保自助缴纳平台,为个体用户提供专业的社保和公积金在线缴纳服务,全面开启中国个体社保自由缴时代。

    推进居民养老保险 统筹城乡体系建设  中欧公共管理二期项目支持甘肃社会保险统筹城乡体系建设工作。图为外方专家在省社保局调研项目进展情况。

  培训会现场

  本报记者 牛占虎

  刚刚参加完全国厅局级公务员统筹推进城乡养老保险体系建设研讨班的甘肃省社保局局长马定保谈了此次学习的体会。

  一是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推进社会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是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有力支撑,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应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作出的战略部署,深刻把握新时期加强社会建设的新思路、新要求。社保工作是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更应强力推进改革,做好民生工作。

  二是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好地体现制度的公平性,更好地适应人员合理有序流动的新形势,更加注重制度的长期稳定可持续运行,是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合理确定社会保障待遇水平,实现社会保障待遇的正常调整,处理好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关系,使保障水平持续、有序、合理地提高。

  三是健全社会保障经办管理服务体制,建立更加便民快捷的服务体系。随着社会保障事业的快速发展,参保人数和保障对象大量增加,社会保障经办管理服务能力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要根据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进展情况和统筹层次的逐步提高,及时调整和理顺社会保障行政管理体制,健全社会保障经办管理服务体制,着力整合社会保障管理资源,加强基层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建设,切实提高管理服务效率。同时,要更好地满足广大保障对象的服务需求,建立更加便民快捷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加强社会保障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要加快建立标准统一、全国联网的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全面推行社会保障卡。

  甘肃省推进完善居民养老待遇,统筹城乡体系建设工作做法值得总结。

  上篇 全省城乡统筹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发展成效明显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为社保工作确立了明晰的目标指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养老保险作为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社会保障改革、完善的重中之重。面对社保事业改革发展的重大使命,必须认真总结已有实践经验,科学分析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变化趋势,坚定不移、循序渐进地推进城乡统筹养老保险体系建设。

  甘肃省按照国家统一部署,逐步改革完善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待遇水平稳步提高,基金实力持续增强,管理服务逐步规范,在保障人民群众生活、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制度实现由城镇到农村

  甘肃省养老保险制度从无到有、从城镇到农村、从职业人群到城乡居民,不断改革、发展和完善,建立了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三大制度以及村干部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方面,1997年,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甘肃省制定下发了《甘肃省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决定的实施办法》,建立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模式。2004年起,又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逐步将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区管理,剥离企业承担的社会管理职能。此后经过不断改革、调整和完善,企业年金制度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激励约束机制初步建立。为适应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甘肃省着力推进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启动实施工作,积极整合衔接城乡制度。2008年建立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2009年建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和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2011年,启动实施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2014年,印发了《甘肃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完全整合。同时对已经实施的村干部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修订和完善。至此,我省覆盖城乡的养老保险体系已全面建立,实现了单位和家庭保障向社会保险的根本性转变。

  待遇水平实现由低到高

  在不断推进社保工作的进程中,甘肃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力争让更多城乡居民纳入养老保险体系,不断调整提高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水平,使参保人员充分享受经济发展成果,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截至2014年6月,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93万人、1239万人。村干部参加养老保险5.1万人,参保率达到98.27%。13.75万被征地农民纳入基本养老保险。作为欠发达的省份,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缓慢的实际,全省上下克服各种困难,连续多年调整提高养老保险待遇水平,保障参保人员老有所养。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经过2005年以来的连续10次调整,全省平均待遇水平由每月700元提高到2014年的2000多元,增长1.87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乡老年居民月人均养老金水平为65元,城乡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基金支撑能力实现由弱到强

  社会保险基金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养命钱”、“救命钱”,养老保险基金作为最重要的来源,为全省增强基金支撑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有效作用。2001年至2013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年均增长17.46%,基金支出年均增长16.23%。2013年基金收入257亿元,其中单位缴费占53.04%,个人缴费占24.12%,各级财政补助约占19.36%,初步建立起国家、单位、个人共担的筹资机制。2013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40亿元,其中个人缴费14亿元,财政补助26亿元,支出21亿元。目前甘肃城乡各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480亿元,比2001年增长57倍多。这一巨大成效得益于不断积累和夯实的物质基础,全省养老保险更加注重向特殊困难人群倾斜,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发挥社会保险的互济性功效,体现制度的优越性,让更多的人沐浴社会保障的阳光雨露。着力用制度从根本上消除社会保险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批历史遗留问题,缓解了群众上访多、舆论关注热的突出矛盾。下功夫解决了4.54万未参保集体企业养老保险、13.6万名原“五七工、家属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管理和13.75万名被征地农民纳入社会养老保障的问题。与此同时,调整统一了原劳动合同制职工和固定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记账时间,制定了国有企业职教幼教退休教师生活补贴发放经办管理办法,落实了执行职教幼教退休教师生活补贴待遇。一系列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有力支持了企业生产经营,推动了企业的快速发展,维护了全省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

  经办服务管理实现由粗到精

  始终树立社会保险工作“三分政策,七分服务”的理念,用心搭建和畅通群众百姓与制度政策间互动沟通的桥梁,扮演好倾听者、落实者、服务者的角色,着力提升社会保险经办服务能力,使群众诉求充分及时反映,政策规定得以完善落实,为民服务更加便利快捷。一是增强服务能力。基本建立了社会保险管理服务体系,形成了以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为主干、以银行及各类定点服务机构为依托、以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为基础的社会保障管理服务组织体系和服务网络,并延伸乡镇、街道和社区。全省县及县以上经办机构150个,工作人员3399人;全省街道、社区、乡镇、行政村建立的基层服务站(所)超过2039个,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4057人。共有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2036个,定点零售药店2772个。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全部实现社会化发放,纳入社区管理率达到73%。二是增强执行能力。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不断规范社会保险经办管理,全面完成社会保险业务档案达标验收工作。甘肃省级社会保险业务档案通过了人社部、国家档案局组织的档案管理达标验收,获优秀等次。启动实施社会保险个人权益记录管理服务工作,试点开展省直医保参保人员在陕西省和海南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工作。夯实数据质量,开展全省社会保险运行分析,通过加强部门目标考核,确保完成年度任务。同时,借助中欧社会保障合作项目二期、中欧公共管理项目,联合人社部能建中心,围绕业务管理、业务档案标准化管理、经办流程、服务优化等主题举办各类养老保险培训班12次,共计培训1661人次,有效增强了全省社会保险工作人员素质。三是增强管理能力。“金保工程”一期建设顺利实施,已建成12333电话咨询系统,建立和完善全省统一的养老保险数据库,全省统一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信息系统上线运行,省直、兰州、天水、定西、临夏等部分统筹地区医疗保险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全省“五险合一”社会保险信息系统今年试上线运行,全省统一的A++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系统即将上线,各级经办机构门户网站正在积极建设。

  张掖市甘州区是2012年7月列入甘肃省第四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县区之一。甘州区社保局局长刘俊介绍,按照“规范管理、优化服务、完善制度、健全体系、统筹城乡”的工作思路,坚持以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定位,全力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截至2014年9月底,甘州区参保录入全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信息系统的人数达249941人,参保率为96.1%,征缴2014年保费115.41万元,为48796名符合待遇领取条件的老年人发放基础养老金2873.6万元,发放个人账户养老金114.33万元,清退亡故人员及重复享受待遇人员社保费65.45万元。到位各项补贴2526万元,基金累计结余18445万元。为城乡居民提高基础养老金省级补助标准5元的工作已于6月底前全面落实发放到位。

  其主要工作做法是宣传发动,提高参保意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采取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讲解政策等方式,广泛宣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重大意义,把实施范围、参保程序、财政补贴标准和养老金标准等内容上墙公示,对群众关心的待遇领取数额和参保中途发生变故养老金返还问题进行解答,帮助城乡居民算“明白账、长远账、经济账”,让群众看到政策的优越性,人民群众的生活理念也正从“养儿防老”到“社保养老”上升为“我要参保”。同时,还着力推行行政村“一站式”便民服务,各行政村确定了1-2名协办员,推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待遇领取、权益查询“四不出村”措施,提升了参保缴费的便利性、有效性,为城乡居保的扩面征缴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硬件设施完善,信息化建设高点起步。切实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优化了区、乡社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的办公环境,为方便老年人领取养老金,各金融机构还将“POS机”安装到行政村的卫生所、便民利民商店,开展就地就近上门服务,极大地方便了群众。

  财务管理规范,群众权益得到切实保障。为了确保基金安全,制定了《甘州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制度》,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预算、筹集、支付、上解、决算、监督等业务流程进行了严格规定,切实从制度上保障基金安全运行。

  实行全方位监督,基金管理安全有序。教育经办人员牢固树立基金是社会保障的“生命线”、基金纪律是“高压线”意识,自觉执行各项基金法规政策,并持续不断地开展基金安全警示教育,做到常抓不懈、警钟长鸣,主动接受审计、财政、监察等部门的检查监督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从源头上杜绝了养老基金的流失。

  上下联动,数据质量年活动扎实有效开展。按照甘肃省、张掖市“数据向上集中、服务向下延伸”的工作要求,甘州区社保局及时制定下发了《实施方案》。建立月汇总月通报制度,每月月底汇总各单位信息纠错补录情况。同时,编印了符合当地实际的《甘州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信息系统操作手册》,分发到所有乡镇、街道和社区具体经办人员手中,通过区乡两级经办机构的上下联动,截至目前,参保人员登记、参保缴费、养老金审核、待遇发放、转移接续等业务都可通过信息系统直接办理。信息系统数据与统计数据也已对接,大部分乡镇、街道的信息系统个人账户建账率已达到100%。

  严格档案管理,夯实工作基础。截至目前,甘州区24.9万名参保人的参保资料全部装订入库,达到了省级优秀档案标准,实现了区、乡、街道、工业园区资料规范化,档案管理百年、服务一生的目标。

  下篇 进一步完善城乡养老保险体系

  面对和肩负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深化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目标,甘肃省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始终按照“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要求,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努力完成城乡养老保险统筹完善各项任务。

  嘉峪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坚持“三个并重”,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宣传与服务并重,抓社会保险征缴扩面。今年将扩面重点向新成立企业、小微型企业、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延伸。借助当地党委政府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政策利好,深入企业、乡镇,全方位、立体式宣传,讲清讲透政策,充分让参保单位明确、让参保人员知情,鼓励更多群体参加社会保险,增加征缴扩面渠道。同时,在提高参保服务上动脑筋、下功夫,规范简化参保流程,主动上门咨询辅导,通过服务促进参保,提高征缴扩面工作实效,征缴扩面工作成效显著。

无忧保遵循市场规则,响应政策号召,努力充当个体社保强力推手,解决个体用户社保及公积金咨询、缴纳、转移、手续代办等需求,并做好代理商招募、选拔和运营工作,发挥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保障个体社保权益,努力实现让人人拥有安定的未来的使命。

了解详情请咨询: 4001118900

标签:   居民养老保险养老居民养老保险养老保险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