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退休者的春天

2018-05-14 08:00:01 无忧保

无忧保早报:无忧保积极推进个体社保的普及与宣传,扩大市场的布点与覆盖,竭尽全力提供最为优质和便捷的服务,让扫一扫三分钟在线缴社保成为解决现实民生问题的有效方式。

  “老人社会”即将来临,而“退休”又是每个老人势必面临的情境。权势愈大退休后愈不易交朋友;人际交往愈热闹的退休后愈显得冷落,如果因为派系倾轧、权力斗争、理想落空而不得已才退休的,退休后更是牢骚惊人,酸气冲天。

  这种情形并不是今日才发生,最近我读到明代状元王衡写给他父亲的一封信,他父亲王锡爵,官至建极殿大学士,因为和张居正宰相不兼容,退休回乡,状元郎王衡不久也弃官归舍,陪他父亲,希望能“承欢养志”一番,结果发现父亲连人都不愿见,“一日见一人则一日不乐,一处见一人则一处不安”,把人都视为毒蛇猛兽,整天闷闷不乐,在“退休并发症”中,连“生趣”也几乎断绝了!

  这位状元儿子眼看“无欢可承,无志可养”,相对着哭不可以,相对着笑又装不像,守在父亲身边毫无益处,远离父亲又不忍心,胸臆间既酸又痛,长久下去,不但帮不了退休老人的忙,恐怕连自己也会被拖垮!于是他写了一封情辞恳切的信,提出了具体的“豁然悟脱”的建议:

  第一,要自己寻找可以“寄情”的快乐。别人不能进献快乐给你,即使进献快乐而你不接受,会更悲伤。快乐要自己有心去寻,在无味中寻出有味,无情中寻出有情,有人“好静坐炼气”,有人“好园艺赏花”,有人“好音乐拍唱”,有人“好读书写作”,有人“好散步旅游”,大学士退休后,写写实人实事的回忆录,写写不需才情不费精神的游记,写写经验之谈的警世议论,当然不必去写应酬文字。读书则不必快读速读,要从容地缓缓地读,更加有味。退休老人就是要注意“不忙不闲”。

  第二,选择“寄情”的原则有两项:一是选择自己“性之所近”,顺着性向去做,温习老本行;一是矫正自己“性之所偏”,逆着性向去下“克己”的功夫,学习新课题。退休老人下功夫,与少年人不相同,退休者对“熟”的本行,要看作“生”,在老本行中寻求新的突破;对“生”的新课题,要想办法去学“熟”,勇于接受新挑战,人就不会老。对“真”的事件,不妨认做“假”,看得雪淡;对“假”的事件不妨当作“真”,认真去做。退休老人要记住:熟处要生,生处要熟,真处要认假,假处要认真。

  第三,要珍惜朋友。人到老年,骨肉自然远离或凋零,只有朋友才可以填补骨肉的不足。有人一退休,不但生客不愿见,贵客更不愿见,渐渐地连密友也害怕见,最后连一切“人事”都怕、都讨厌,然而人如何可离人?人如何可离事?别人见到你,也许觉得很高兴,你何必因为怕应酬答拜而躲起来?白天讨厌人而不屑去见他们,那么梦里还是会见到人,你连梦也怕吗?别忘了,世上最吉祥的就是人。

  第四,老人要温暖,不要冷酷。不论人的品格高低、气韵雅俗,只要满身“春夏气”的就吉,满身“秋冬气”的就凶!做人若只求“洁净收藏”地退缩,已经是“秋气”,如果再装点出凄风苦雨、迷雾严霜,一团肃杀,认为“天下无一物可喜、无一事可做、无一处可住、无一人可交”,那就是“生趣断绝”的严冬了!退休老人最重要的是:“延和气,娱永日”,一个温暖喜悦的老人都可爱!

无忧保的快速发展,是中国3亿无法正常缴纳社保劳动力的迫切需求,也是政府的“互联网+人社”的一次大胆尝试。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