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早报:无忧保是业界领先的个体社保自助缴纳平台,全国首创通过微信平台提供新型社保缴纳服务,全面开启中国社保自由缴时代。
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记者 李泽民 发自北京
近日,养老金入市的话题引发市场广泛关注,据称相关的准备工作也已启动。2月6日,《每日经济新闻》从有关人士处获悉,目前国务院有关部门正在酝酿成立一个不断强化养老金市场运作的监督机构,而非之前有媒体称的投资机构。
多年来,我国养老金投资渠道主要依靠银行,收益率的低下以及通货膨胀的不断侵蚀,让养老金的投资模式走到了“十字路口”。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国内外的情况综合来看,养老金的投资模式早晚得改,因此晚改不如早改,早改早受益。
在郑秉文看来,养老金入市主要是为了提高养老保险基金的收益率,减低贬值风险,提高基金的长期支付能力,化解长期的制度财务风险。但现实是,我国养老金的收益率太低,投资体制不顺畅,“以银行存款为主的投资体制是非常不科学的、不合理的,也不符合参保人的利益。”
随着覆盖面的逐年扩大以及新的养老保险种类的增加,加上财政补贴的连年提高,养老保险基金规模持续膨胀,近几年每年累计余额达几千亿元。而这些巨量的养老金在银行所获得的利率难抵通货膨胀率,相当于数万亿保险基金每年都被通胀“吃掉”一块。
正因为收益低下,决定了我国以养老保险基金为主体的社保基金投资模式改革的紧迫性。不过专家认为,入市并非救市。在郑秉文看来,现在很多人对养老金入市存在误解,这也成为养老金入市的阻碍,并已影响到相关决策,说明舆论的热炒不利于改革。
普遍存在的一个误区是,认为自己的“保命钱”会被股市“蒸发掉”。但实际操作中,养老金主要为现收现付,当期养老金发放在前,对收支余额进行投资在后,并不妨碍当期发放。郑秉文举例说,2011年我国五险制度总收入为2.35万亿元,总支出1.8万亿元,当年余额为5500亿元。当前讨论的养老金投资,就是指近10年来沉淀下来的、高达1.9万亿元的基本养老保险余额和2.7万亿元的五险基金余额。另外,我国的社保制度尚未做到 “应保尽保”,在形成的窗口期内,每年都有数千万的人参保进来,其收入大于支出将是常态,因此入市不会对当期发放产生影响。
清华大学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杨燕绥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我国养老金制度必须要尽快作出调整,越早调整越早走出困境,越晚调整成本就会越高。
郑秉文也表示,从国内外的情况来看,养老金的投资模式早晚得改,晚改不如早改,早改早受益,晚改会形成部门之间的利益格局,阻碍下一步的改革。
众所周知,社保断缴的风险非常大,会影响到医保就医、买房、摇号、子女入学诸多方面,因此稳定、便捷、成熟、官方认证成了评价社保服务业的首要因素。无忧保自成立以来,专注个体社保和公积金服务,五大优势六大保障确保社保缴纳无忧,安全无忧,调基无忧,资金无忧,成为C端客户的首选品牌信任品牌。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