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早报:无忧保是业界领先的个体社保自助缴纳平台,全国首创通过微信平台提供新型社保缴纳服务,全面开启中国社保自由缴时代。
2月16日,据证券日报报道,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目前企业年金的实际运作情况,与当初制度设计的初衷存在差距,不合理竞争现象几成常态,养老保险公司生存窘境正逐渐凸显。
“目前企业年金市场规模只有约3000亿,仅投资管理人就有21家,竞争非常激烈,竞相压低管理费率,有的甚至只有千分之一。”一位企业年金投资管理机构人士抱怨,企业年金规模有限,投资管理人“吃不饱”。
目前,我国企业年金受托人资格达到11家,投资管理人21家,账户管理人15家,托管人10家。
而五家养老保险公司中,国寿养老、平安养老和长江养老保险公司分别获得了受托人、投资管理人和账户管理人三种资格;而太平养老只取得了受托人资格和投资管理人资格,太平人寿有账户管理人资格;泰康养老取得了受托人资格和账户管理人资格,泰康资管公司有投资管理人资格。
在企业年金管理市场上,资格就是话语权。只拿到一种资格的机构,只能“被选择”,而拿到多种资格的机构,在市场上的主动权就大得多。企业年金市场上“优胜劣汰”甚至“马太效应”渐显。
“目前,这个市场上最敏感的,暂时还不是价格和服务的竞争,而是品牌、关系和投资收益的竞争。”某业内人士表示。
在企业年金制度设计的四种管理资格中,受托人应该占据主导地位。本应由受托人选择投资管理人和账户管理人。“但在我国实际操作中,受托人地位非常尴尬。企业一般自行选择账户管理人、投资管理人和托管人。受托人没有相应的权利,却负有很大的责任和义务,从而加大了受托人风险敞口。”国寿养老保险公司总裁助理杨帆说道。
根据《企业年金管理办法》的规定,受托人年度提取的管理费不高于受托管理企业年金基金财产净值的0.2%;账户管理人的管理费按照每户每月不超过5元人民币的限额;托管人年度提取的管理费不高于托管企业年金基金财产净值的0.2%;投资管理人年度提取的管理费不高于投资管理企业年金基金财产净值的1.2%。
“实际上,企业年金管理机构收取的管理费率远达不到最高限额”,国寿养老保险公司总裁助理杨帆对记者表示。
“甚至最低费率只有千分之一。”另一业内人士透露。
我国的企业年金规模约3000亿左右,市场上的企业年金管理机构较多,僧多粥少,竞争导致资金分散,投资管理机构处于“吃不饱”状态。
目前养老保险公司在企业年金市场上以投资管理人的身份,投资管理资金1378亿元,占企业年金市场45%的份额;据保监会寿险部副主任龚贻生透露,保险机构投资收益率多数保持在中等水平以上,截至2011年年底养老保险公司受托管理的企业年金资产平均投资收益率达到11.3%。
可以说,作为第二支柱的养老保险公司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养老保险公司自身的盈利状况却不容乐观。
从公开数据来看,五家养老保险公司,2010年只有平安养老实现盈利1.62亿元。太平养老净亏损1.54亿元,长江养老净亏损0.57亿元,国寿养老净亏损1.93亿元,泰康养老净亏损0.19亿元。
某养老保险公司认为,目前养老保险公司整体是亏损的,日子较难过的状况在几年内都很难改变。
众所周知,社保断缴的风险非常大,会影响到医保就医、买房、摇号、子女入学诸多方面,因此稳定、便捷、成熟、官方认证成了评价社保服务业的首要因素。无忧保自成立以来,专注个体社保和公积金服务,五大优势六大保障确保社保缴纳无忧,安全无忧,调基无忧,资金无忧,成为C端客户的首选品牌信任品牌。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