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早报:无忧保积极推进个体社保的普及与宣传,扩大市场的布点与覆盖,竭尽全力提供最为优质和便捷的服务,让扫一扫三分钟在线缴社保成为解决现实民生问题的有效方式。
我们即将迎来新中国成立64周年。国庆节来临之际,记者走街串巷找到了这样几位老人,他们多数已进耄耋之年,但提起当年的情景,却记忆犹新。新中国成立对他们意味着什么,他们内心又有哪些变化,我们一起听三位老人讲讲那段峥嵘岁月。
姓名牟敦全出生1925年
听到新中国成立,比过年还高兴
“比过年还高兴,村里人有条件的基本都包了包子来庆祝新中国成立,那就已经是当时的最高规格了。”
记者在东港区日照街道小莲村见到了这位耄耋之年的老人,虽然已经是88岁的高龄,但是牟敦全老人一点不服老,个精神依旧矍铄,“别看他年纪大,但是无论是做饭还是下地 ,他现在还是样样行,身体很好。”村里人这样形容这位老人。记者了解到,虽然牟敦全现在一个人住在家里,但他并不冷清,每天早晨八点半左右,村里另外两个老人就已经在这里和他聊家常了。“我们现在没事就凑在一起,聊聊过去,无论是苦难,还是幸福。”牟敦全老人说。
记者在老人家的院子里看到的景象和今年88岁的牟敦全给人的感觉是一样的— 生机盎然,牟敦全老人家里种满了各种蔬菜。辣椒、白菜、萝卜、芸豆……记者数了数,共有十几种。作为曾经参加过孟良崮战役的老战士,提起当年的那些事,牟敦全老人很有话说,一下子就打开了话匣子。
“1947年,我响应了村里的号召当兵,参加了孟良崮战役。”牟敦全老人从自己这一辈子觉得最自豪的事情说起。他告诉记者,自己当时和众多到前线的人一样 ,怀着一种信念,斗志昂扬去战斗。进入部队后,他在野战军供给部,负责给前线的人保障后勤。对他来说,这是一种至上的荣耀。战争结束后,牟敦全老人回到了小莲村,和普通农民一样 ,开始种地干活。“那个时候也不知道以后会发展成什么样 ,生活在苦难的旧社会,人都没有地位,直到有一天去县里开会,听说新中国成立了,我那个高兴啊。”回想起当年新中国成立的情形,牟敦全老人仍然十分激动,他告诉记者,一听这个好消息他们几个村干部就赶紧回到了村里跟村民分享。新中国成立后,牟敦全老人心里也有底了,他坚信,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在国际上就有了一席之地 。
“比过年还高兴,村里人有条件的基本都包了包子来庆祝新中国成立,那就已经是当时的最高规格了。”提到当年这些情景,牟敦全老人的眼睛湿润了,对他来说,那不仅是中国的转折点 ,更是中国人人生的转折点 。更让他高兴的是,他碰巧在国庆前夕结了婚,喜上加喜 ,好几个大事连着发生,他觉得未来的道路更加光明,他自己对以后的生活也更有信心了。
牟敦全老人说,现在他年龄大了,每天就是跟村里的老兄弟们聊聊天,料理一下自己院里那些菜。“现在的日子是越来越好了,以前根本都不敢想,跟新中国成立前相比简直是天上地下了。”虽然牟敦全老人的生活比较简朴 ,但是对他来说,这已经是一个极大满足,他告诉记者,现在这种日子,让他觉得十分舒心,做梦也没想到会这样 。
//判断是否是多页图片新闻 如果是 加载前后翻页图标 //if (newscate=="TY"||newscate=="YL")// { jzfy();// }姓名牟善德出生1932年
打土豪分田地,村民有饭吃了
“建国前总是打仗,村民都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所以听到新中国成立了,我在家里乐得直蹦高,现在很多人根本体会不到那种感觉。”
从牟敦全家出来,记者在胡同口见到了刚刚吃完饭、背拿着马扎出来遛弯的牟善德 。虽然年事已高,但是一看就知道年轻的时候他非常帅气 。高高的个子,整齐的头发,一身干净的穿着,整个人都显得十分精神。
作为村里的老书记,这位81岁高龄的老人一直很有威望。他告诉记者,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他就担任了村里的村支书,连任两届。“对于我们农民来说,新中国成立是一件太开心了的事了,我们终于有饭吃了。”牟善德老人提起当年的情景说的第一句话就是,终于有饭吃了。“ 建国前总是打仗,村民都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所以听到村里说新中国成立了,我在家里乐得直蹦高,很多人根本体会不到那种感觉。”牟善德老人说,对于当时的穷人们来说,新中国成立太重要了,那意味着可以重新分到土地 ,可以有更多的土地种庄稼,可以吃饱肚子了。
解决村民的温饱问题,是牟善德上任后的第一要务。牟善德老人说,那个时候他们每天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和邻里分享新中国成立的喜悦,幻想着以后的种种幸福生活,考虑着如何改变当时的困境。“那个时候我们这些穷人最期待的就是分地 ,终于可以吃饱肚子了。牟善德老人说,新中国成立前,他们家里都很穷,连吃一顿饱饭都是奢侈,几年都不能扯一块布做件新衣裳,新中国成立后,大家的生活就有盼头了。
看看现在的生活,再想想以前的生活,牟善德老人不知道用什么言语来形容。“ 那个时候没有这么整齐的房屋,也不是砖砌的 ,都是用土建的 ,建筑也没有规则,而且根本都不敢想,会有一天用上电话。”谈论起现在的生活现状,老人一脸幸福。
姓名牟善理出生1937年
不用东躲西藏,可以安稳上学了
“战争年代,只有一听村里按喇叭,我们一家老小就拼命往山洞跑,在山洞里躲着等敌人走了后,我们才出来,新中国成立后终于不用东躲西藏了。”
正在家门口生炉子烧水的牟善理今年已经76岁了,作为土生土长的日照人,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时候,他只有十几岁。在他的记忆里,新中国成立后他最开心的就是终于不用再东躲西藏了,可以安安稳稳上学了。
牟善理告诉记者,新中国成立那年,他刚刚上一年级,对很多事都不太懂,但是唯一确定的就是,终于不用打仗了,不用再跑山洞去了。“战争年代,只有一听村里按喇叭,我们一家老小就拼命往山洞跑,在山洞里躲着等敌人走了后,我们才出来,新中国成立后终于不用东躲西藏了。”作为一个小孩子,牟善理觉得,建国后,最值得庆祝的事就是从此再也没有战争了,可以安安稳稳地过日子了。
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内,村里天天开全体村民大会,反复强调建国的精神 ,让他们觉得十分有劲儿有盼头。“ 对我们当时的孩子来说,天天在家里听家长们说,我们以后可以好好上学了,让我们以后认真读书,好好学习。”在牟善理的记忆里,关于那段历史,他已经很模糊了,但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变化让他很兴奋,吃饱了饭,住上了新房子,如今的他也开始在家享福,颐养天年了。
无忧保的快速发展,是中国3亿无法正常缴纳社保劳动力的迫切需求,也是政府的“互联网+人社”的一次大胆尝试。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