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早报:无忧保积极推进个体社保的普及与宣传,扩大市场的布点与覆盖,竭尽全力提供最为优质和便捷的服务,让扫一扫三分钟在线缴社保成为解决现实民生问题的有效方式。
专栏张炜
继“以房养老”之后,“以股养老”成为热议。不过,两者皆遭多数人的吐槽。有市场人士直言:想想股市投资的心酸往事,加上每年数以百万计的投资者损失惨重而退出,足见“以股养老”比“以房养老”更不靠谱。
其实,“以股养老”本没有错。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利用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资本市场是涉及投资领域最直接、最广泛的场所,理应为投资者提供增加财富的机会。我国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占比明显偏低,2007年工资性收入约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70%左右,财产性收入仅占大约2%左右。财产性收入的增加,对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来说多多益善。然而,看看近年来股市的大跌,不难发现靠股票投资来增加财产性收入,真不是一件容易事。目前的A股市场上,建议收入微薄的老年人“以股养老”,不是负责任的做法。
在国外,“以股养老”确实是美事一桩,成功的例子不胜枚举。据称,有的美国投资者持有一只股票长线投资,34年资产暴增550多倍。股神巴菲特更是赚得盆满钵满,1963年收购伯克希尔哈撒韦以来,股价增值了21875倍。美国养老基金规模相当于美国交易所市值的85%左右,2010年美国养老基金股票投资比重为49.3%。这意味着美国人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以股养老”。
“以股养老”在美国的成功并不意外。美国股市过去30多年不乏震荡,如遭遇2008年金融危机带来的熊市大跌,但整体呈上涨的势头。2001年以来,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的累计涨幅约40%左右。再看A股市场,“以股养老”缺乏成功的土壤。2001年至今,上证指数涨幅只有近5%。假如与同期的国内房产投资进行比较,靠投资股票来养老的只能说“肠子都悔青了”。
当然,A股市场上也有长期投资高回报的个股。近日有媒体统计发现,截至2013年9月,至少有30家A股公司,若能够选择低点买入,可在数年中仅依靠现金分红就收回投资成本。例如,假如在2005年7月21日以收盘价4.36元买入上海家化(600315,股吧),到2013年5月30日,经过历年现金分红及送股转增股,不到8年收回投资成本。更了不得的是,2013年5月30日上海家化的收盘价复权为155.2元,是投资成本的35.6倍。
然而,几年就实现数倍高回报的个股,在A股市场上凤毛麟角,对中小投资者而言,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反观投资悲剧的典型:带着“亚洲最赚钱公司”美誉登陆A股市场的中国石油(601857,股吧),被投资者戏称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满仓中石油”。中石油的“难兄难弟”比比皆是,以银行股为代表的蓝筹股总体上堪称“最不争气的板块”。
养老基金是美国股市最主要、最稳定的资金来源,而国内养老金涉足A股市场尚难以迈开实质性的步伐,仍处于相关部门进行专题研究的阶段。无论个人还是养老金投资A股市场,之所以充满争议,症结在于市场的不成熟及欠规范。在一个“圈钱市”性质不改的股市中,养老金入市投资岂能不慎重?“七亏二平一盈”的A股市场上,投资亏损是大概率事件,不适合老年人参与。正如郭树清2011年底所说:“以退休金为生的人群就可能不太适宜参与股市,应当建议他们更多考虑风险较低的投资和储蓄工具。”
实现“以股养老”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少,短期来看,还只能说是奢望。管理层应该致力于促进A股市场的规范及健康发展,夯实市场发展的基础,创造更好条件来提高股市的投资价值,让养老金借力股市保值增值不再“好梦难圆”。那样的话,A股市场具有财富效应,价值投资不“打水漂”,养老才会分享到股市投资的甜头。
无忧保的快速发展,是中国3亿无法正常缴纳社保劳动力的迫切需求,也是政府的“互联网+人社”的一次大胆尝试。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