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以房养老”面临传统文化阻力

2018-05-23 08:00:02 无忧保

无忧保早报:无忧保积极推进个体社保的普及与宣传,扩大市场的布点与覆盖,竭尽全力提供最为优质和便捷的服务,让扫一扫三分钟在线缴社保成为解决现实民生问题的有效方式。

  日前,《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公布,《意见》提出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逐步使社会力量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体,其中包括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等措施。“以房养老”成为近期社会热议的焦点。

  盘活现有养老资源

  当前,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在经济社会还不发达、城乡居民还不富裕的情况下,提前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柴效武认为,老龄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四二一”、“四二二”家庭的大量涌现,使得“养儿防老”的传统养老方式面临严峻挑战。

  如何解决日益庞大的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田雪原认为,除了对已有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改革和发展之外,还需动员社会力量和社会资产,不拘一格地盘活现有养老资源。

  对此,柴效武表示,引进国外相对成熟的反向抵押贷款这类“以房养老”产品,为老年人提供养老资源筹措的新方法,将有助于缓解整个社会的养老压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孔凡义认为,“以房养老”通过市场化的运作,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养老服务业,盘活社会资源,满足养老的个性化需求,是政府养老和家庭养老的有益补充。

  “以房养老”政策公布以来亦引起了部分民众的疑虑。“"以房养老"只是养老金不足时的一个补充。”南京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主任陈友华认为,政府应该承担主导和主要的责任,建立起覆盖全民的、统一的、基本的社会养老保险(放心保)制度。针对广大民众的热议和疑虑,民政部近日回应称,“以房养老”只是通过完善投融资政策促进养老服务的举措之一,而且是试点性举措。

  “"以房养老"更多的是一种市场化行为,需要顺应市场需求才可能发展。”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副主任封进认为,目前推广这一模式有很大难度,建议可以先定位于有房无子女的老年人,并由政府对房屋价格变化的风险给予相应的补贴来试点推行。

  “以房养老”从概念提出到实践运作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何使“以房养老”本土化、适应中国国情?田雪原说,这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逐步调整。孔凡义认为,“以房养老”的推行应该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在明晰的产权制度、公正的评估体系、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基础上,考虑个性化服务,考虑中国人的文化和习惯,制定多元化方案,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服务。

  从制度上保证“双赢”

  “以房养老”在试点和推行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难点和阻力?多位学者认为,首先要突破的是观念、文化方面的阻力。孔凡义说,我国传统文化强调“养儿防老”,父母也乐于居家养老,讲究“四世同堂”,一方面可以享受贴心的服务,另一方面也可以得到精神的慰藉。

  “绝大多数中国父母为孩子考虑胜过为自己考虑。”华中科技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石人炳对记者说,如果将房产抵押养老,很可能会使代际关系遭到破坏。孔凡义有所顾虑地表示,“以房养老”使子女失去了对房产的继承权,可能会撕裂传统代际之间的情感纽带。陈友华也认为,“以房养老”可能会打破中国传统的遗产继承方式,如果处理不当,极易导致亲子关系、家庭成员关系的紧张,诱发亲子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以房养老"遇到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房产折价和老人预期寿命的问题。”田雪原说,作为一种金融产品,反向抵押贷款式的“以房养老”涉及很多法律法规方面的问题和诸多的金融风险。石人炳认为,这其中涉及预期寿命的延长、未来房产市场价格变化等不确定因素。

  反向抵押贷款业务在我国的试点和将来的正式运作,“将受到利率波动、房价波动、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可能因问题过于复杂、风险太大等遭遇种种障碍”。柴效武总结说,比如,大家关注较多的产权、产品定价等,都是未来反向抵押贷款运作中不可避免的问题。

  反向抵押贷款面临的一系列实际操作难点,说到底就是如何平衡老年人和金融机构之间利益关系的问题。柴效武认为,这是老年人同金融机构之间的一种关于“死亡年限”的博弈。石人炳认为,“以房养老”要让参与双方都接受的话,就需要从制度上保证“双赢”,既要让金融机构有利可图,也要让老年人的权益得到保障。

  “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以房养老"面临着一定的文化阻力;作为一种市场化的养老模式,"以房养老"会带来很多的风险。”孔凡义说,如果“以房养老”能够突破文化阻力,限制市场风险,在我国将会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急需多学科协同研究

  近年来,“以房养老”和反向抵押贷款的理论研究逐渐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柴效武介绍说,目前学界针对“以房养老”中的反向抵押贷款的制度运作、价值功用、风险、产品定价等,均作出了全面深入的研究。

  关于我国当前“以房养老”的理论研究,孔凡义概括说,一方面主要翻译和介绍国外较为成熟的“以房养老”方案和理论,另一方面侧重讨论和探索“以房养老”在我国的可行性问题。

  孔凡义表示,“以房养老”的法律规范、政府对“以房养老”的补贴政策、“以房养老”的房产评估、非完全产权情况下如何实现“以房养老”、农村地区如何推行“以房养老”、“以房养老”与房产继承问题等值得深入挖掘和探讨。此外,如何保护老年人的权益是“以房养老”必须重视的课题。

  除了在现有理论基础上继续深入探讨外,柴效武认为,未来更重要的是结合试点工作开展更有针对性的实证研究,针对试点期间乃至正式运作后将会发生的种种问题,找出科学合理的办法加以解决。

  “"以房养老"的理论研究要立足中国国情,建构中国化的"以房养老"理论。”孔凡义认为,“以房养老”是多学科、多领域的课题,涉及公共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的进一步深入和推进,都需要多学科、多领域学者的协同创新来共同突破。

无忧保的快速发展,是中国3亿无法正常缴纳社保劳动力的迫切需求,也是政府的“互联网+人社”的一次大胆尝试。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以房养老养老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