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早报:无忧保积极推进个体社保的普及与宣传,扩大市场的布点与覆盖,竭尽全力提供最为优质和便捷的服务,让扫一扫三分钟在线缴社保成为解决现实民生问题的有效方式。
新华网合肥10月13日电(记者蔡敏、周立权、叶锋、闫祥岭)记者近日在京沪皖吉等地采访时了解到,相当部分老人希望在家养老。合肥市一项抽样调查显示,在空巢老人中,愿意在家养老的比例接近六成。但由于居家养老服务项目营利空间小、临时性强、保险(放心保)不完善等多种原因,目前市场少有企业投资经营。许多老人在居家生活中遇到理发、买米、应对突发疾病等十分迫切的生活难题,老人们呼吁,尽快完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帮助他们实现“老不离家”。
“我在敬老院想家想到流泪,但又担心留在家里死了都没人知道”
81岁的于凤芹老人住在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老伴12年前去世后她一直独居。孩子们在生活上很少照顾她。
住进养老院,吃喝洗的问题是解决了,但老人说:“我能动、能做,真不愿每天坐在这里等死一样。舍不得家啊!有时候想家想到流泪。但是想想回去一个人,三天两头都没个人上门看看,死在家里都没人知道。”
在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琥珀潭社区,90岁高龄的沈爷爷身体健康,下棋、打牌、唱歌样样行。银行退休的沈爷爷月收入超过五千元,经济上非常宽裕。不愿和孩子们住在一起的沈爷爷曾住过养老院,但那里定时吃饭、洗澡、上床睡觉,甚至出去转转也要规定时间和范围,沈爷爷感觉非常拘束。
“我还是决定回到自己家养老!”但沈爷爷也有担心,因为患有哮喘,他怕突发疾病来不及联络抢救。“社区亟须建立起适用于老人的急救系统。”他说。
安徽省知名社会学家王开玉指出,近年来,各地连续发生空巢老人在家死亡多日外界不知的情况,有的死亡一周后才被发现。这种事情不仅让老人心酸,也让整个社会为之寒心。帮助老人安心居家养老,社会特别是老人居住的社区,亟待为高龄老人、贫困老人、特殊疾病老人等建立起完善的应急系统、上门访视制度,打消老人们居家养老的心理顾虑。
“要是社区能提供送餐服务,我这饿肚子的难题就解决了”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美虹社区老旧小区较多,常住人口9700人,而6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2178人,老龄化问题很突出。社区老人李秀荣凭着每月一千多元的退休工资独居了几年。去年做了胃癌手术后,这位75岁的老人体力比以前差了很多。“有时候买菜做饭身上都没劲,又不能老让儿子请假,他在私营企业打工,请一天假扣两百元工资呢!要是社区能提供送餐服务,我这饿肚子的大难题就能解决了。”
记者走进小区另一老人李玉珍家时,她正在帮老伴擦拭身体。这一家三口月收入仅三千余元。老伴因为两年前中过风,行动有些不便。儿子是先天性小脑,四十多岁了连饭都不会烧。
“养老院我们去不起,目前合肥市养老机构每人每月至少两千元左右。而我们家每月吃药就得千元,剩下的收入只够紧巴巴地生活。”李玉珍老人说。
为了节省开支,71岁的李玉珍坐超市免费班车去买打折的大米,但是米从车上拿下来,要抬进家门是一件大难事。老人说,“找人帮忙一次两次还行,时间长了我也不好意思开口。实在没办法,我只能把米放在小区大门口岗亭,等到亲戚朋友有空过来时,再帮忙扛上楼。多想有人能帮把手,哪怕付点费也行。”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副会长张恺悌指出,应让老年人通过社区帮忙实现居家养老。他说,“我们不能把所有的老年人在很短的时间内送到养老机构里去,何况机构养老也不能替代居家和社区养老。目前需要调动社区周围的一些资源替补家庭资源的不足,如维修、理发、助浴、助餐等等,让老年人通过社区的帮助在家养老。”
“如果社区多些有益的集体活动,我不会被骗这么多钱”
家住上海徐汇区田林路的蒋永年和老伴均已年过八旬,老两口和子女分开居住,平时生活有钟点工料理。老人说,现在生活不缺钱,“有时候就希望家里电话能多响响,有人能陪着聊聊天”。而越来越多的骗子正是利用了老人这种心理,打着养生知识培训、健康讲座、免费体验等名目,热情邀请老人参加,骗取老人钱财。
蒋老伯向记者诉说了他被骗的过程。有天他在家接到电话,对方称是一家知名药企,在苏州办了一个疗养基地,想组织老年人免费参观、体验。当天下午,两名工作人员就上门接送服务。蒋老伯说,那次同行的有100多名老年人,住的是四星级酒店,晚上有联欢会和表演。第二天有健康讲座,之后业务员就开始推销产品,蒋老伯挡不住一路陪同的工作人员热情推介,就买了6盒,共计5388元。蒋老伯的儿子几天后出差回来,得知此事,在网上搜索后,发现该产品价格不过每盒100多元。
蒋老伯感叹道:“现在社区为我们这些老人组织的活动非常少。如果社区多些有益的集体活动,我不会一次被骗这么多钱。”
家住北京先农坛社区的华应明老人说,为了推进社区养老,政府每月发给他100元的养老券打到卡里。这部分钱主要用来买饭、小时工上门服务。但老人们习惯去的修理小摊点不能刷卡,指定的饭店口味又不适合老年人。种种原因造成养老卡里的钱根本用不完,现在还有近1000元。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副会长张恺悌认为,依托社区服务实现居家养老,就是要让老人在熟悉的环境中安度晚年。有效推进社区养老,各类服务项目一定要贴合老年人的需求,考虑他们长年生活习惯,得到他们的认可,否则投入的资金、人力无异于“打了水漂”,成了应付任务的形象工程。
还有专家指出,社区应多提供老年精神关怀和心理慰藉等方面的服务,在关心老人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要关注老人精神健康,使老人在满足“物质养老”后能得到更高层次的“精神养老”。
无忧保的快速发展,是中国3亿无法正常缴纳社保劳动力的迫切需求,也是政府的“互联网+人社”的一次大胆尝试。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