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早报:无忧保积极推进个体社保的普及与宣传,扩大市场的布点与覆盖,竭尽全力提供最为优质和便捷的服务,让扫一扫三分钟在线缴社保成为解决现实民生问题的有效方式。
随着媒体上关于“以房养老”消息的多面传播,以房养老的政策到底靠不靠谱?养老的话题再一次成为社会上的一大热点。在人口老龄化日渐严峻的今天,如何做到让老年人老有所依、安度晚年,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难题。那么,世界各地的老人们是怎么安度晚年的?本图集盘点各国养老政策,看看他们是如何做到老有所依。
【中国】最近,全中国都在热议即将推出的“以房养老”倒按揭模式,有赞成也有反对的。据报道该举措因各种原因在某些城市试点并不成功。上图为“以房养老”漫画,下图为南京第一位提出“以房养老”申请的老人张启韻,已届九十高龄且身患多种疾病,最终没能实现“以房养老”,目前不得不住进“新街口街道香铺营社区老年照料中心”。
图为2012年2月9日,上海市静安区的一家“日托所”内,老人们在沙发床上睡午觉。家庭养老是中国传统的养老方式。然而,独生子女政策造就的“四二一”式的家庭结构,注定了这种方式难以为继。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依靠社区、机构养老度过余生。
【英国】今年1月,英国政府公布了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养老金改革方案,实行后每人每周将可领取144英镑。图为2013年3月15日,英国一群老人抱着母鸡在理发。这项名为“母鸡老人”的计划意在通过让老人学习照顾鸡的各种知识技能,增进他们的沟通交流。
【美国】根据美国2010年人口普查,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全美总人口的13%,预计到2030年将升至20%。在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美国养老院的数量近10年大幅下降,越来越多的老人喜欢住在老年公寓里。美国一些大的老年公寓又称“退休之家”,除了租赁房屋外,还会提供健身、购物、社会活动等便民服务。图为2009年9月3日,美国华盛顿养老院的老人们。
【德国】在德国,进入“专业护理老人院”是老人们最普遍的一种选择。不过近年来,德国兴起了一种名为“老年之家”的互助养老方式。为解决老年护理人员的短缺问题,德国政府实施了一项名为“储存时间”的特殊政策。年满18岁的公民利用休息日在老年公寓做义工累计服务时间,换取日后获得同样时间的免费服务。图为2013年2月18日,德国美因茨,一名年轻人在养老院做义工。
【日本】为了应对严重的老龄化问题,整个社会都在积极发展养老业,以满足越来越多的老人的要求。日本政府将养老方式分为多种类型,有“半托制”老年公寓、社区互助的居家养老,还有看护养老服务。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和爱好来自由选择。图为2007年9月17日,东京的老人在敬老节手举木哑铃锻炼。
【韩国】早在1960年,韩国就同步实行了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1972年,制定了《国民养老保险(放心保)法》,对18~60岁的全体国民实施。1988年以后,韩国改称为“国民养老保险制度”,以一般国民为实施对象,在财源筹措方面,国民养老保险制度实行单位、职工个人与国家三者共同负担的方式。自1992年起,国民养老保险强制性制度开始得到完善和加强,实施对象从10人以上单位扩大到5人(含5人)以上的单位职工,基金筹措延续单位、职工个人与国家三者共同负担的方式,特殊行业的人的养老金由国家全额承担。图为2012年12月25日,圣诞节,当选第18届韩国总统的朴槿惠亲自制作爱心便当,并慰问居住在首尔市锺路区昌信洞一带的独居老人。
【瑞典】瑞典的养老金系统大概分为三类,全民养老金、就业养老金、和私人储存三部分。在瑞典,即使是没有固定的单位的公民,退休后依然能得到每月至少7600克朗(约人民币7300元)的全民养老保证金。完善的养老体系让瑞典老人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有的人环球航海,有的人去泰国晒太阳,还有人去土耳其跳水。图为73岁的老人斯文,即将踏上他的环球旅行之路。
【新加坡】新加坡是实施住房养老模式比较成功的一个国家。退休者将自己的住房抵押金给金融机构,按月从该金融机构获得现金收入,退休者仍住在自己的住房内。但这一模式总体占比很低,只是一种可选择的养老方式。图为2011年4月13日,新加坡一群老人在等候晨练。
无忧保的快速发展,是中国3亿无法正常缴纳社保劳动力的迫切需求,也是政府的“互联网+人社”的一次大胆尝试。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