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早报:无忧保积极推进个体社保的普及与宣传,扩大市场的布点与覆盖,竭尽全力提供最为优质和便捷的服务,让扫一扫三分钟在线缴社保成为解决现实民生问题的有效方式。
编者按
2013年敬老节之际,本报记者将目光聚焦在昆明百岁老人身上,推出《关爱百岁老人系列报道》。希望通过对各位老人家庭环境、个人心理、生活环境、政府政策以及社会关怀等方面的讲述,让社会更加关注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心理需求,同时也从中探寻老人长寿的秘诀。
关爱昆明百岁老人系列报道之一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在昆明,有141位百岁老人,他们是见证昆明发展的活化石。
102岁的童树珍,从二楼走到一楼,倚着自己的拐杖就行,根本不用人扶,轻轻松松就下来了;在百辰小区凤凰城,有一位101岁高龄的吴桂仙老人,依旧口齿清楚、耳聪目明。
但在昆明的百岁老人中,像童树珍和吴桂仙这样健朗的百岁老人并不多。随着人口老龄化快速增长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老龄事业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2012年,市政府出台了《昆明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其中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老年人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基本养老保障制度,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
日益凸显的老龄化问题
数据显示,昆明市的百岁老人已经从2010年的109人增加到128人,目前则上升到141人。其中,女性占了七成。
为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弘扬敬老、爱老、养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和社会风尚,市政府出台了《昆明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老年人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基本养老保障制度,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根据《条例》要求,昆明市老龄工作部门对年满80周岁不满100周岁的老年人给予高龄保健补助,年满100周岁的老人给予每月230元的长寿补助。仅2011年,昆明就为11.3万多名80岁以上老人和128名百岁老人发放了3415万余元的高龄补贴。
“这些补助都是按照2012年补助标准发放的,按照《条例》规定,今年补助标准还将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15%。”昆明市老龄办负责人介绍说。安宁市连然街道小桥街社区干部也表示,他们用于老年人生活方面的经费在不断上升,尤其是针对百岁老人方面,现在的高龄补助标准已经达到了每月300元。
吴桂仙老人在交谈中说,除了家里的亲人,社区的工作人员对她也很关怀,“有生活补助,还会亲自到家里来看望我们”。在吴桂仙老人眼中,社会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昆明市老龄化工作部门对老年人生活的关怀,为她在昆明安心养老提供了有利条件。
不断提高的“幸福指数”
吴桂仙现在和孙子住在幽静的百辰小区。她的头发虽然已经花白,但良好的精神状态让人很难相信她已有101岁高龄。
“我现在和孙子、孙媳妇住在一起,孙子说这里环境好、空气好、我出门也方便,就把我接过来了。”吴桂仙老人说,她现在很高兴、很幸福。
大多数寿星的长寿经验表明,和谐的家庭是长寿的必要条件。就拿102岁的童树珍老人来说,她现在五世同堂,有子女4人、孙子孙女12人、重孙9人、曾孙4人。“她就是家里的宝,我家就是老年活动中心。”童树珍老人已近花甲之年的外孙赵文贵笑着说,老人就是家里的故事书,她总是给儿孙们讲她那些年的各种故事。
同时,良好的心态、健康的体魄和清淡的膳食也是长寿必不可少的。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满足这些条件的百岁老人中,70%都是生活能够自理的,剩下的30%左右仅存在腿脚不便、视力或听力较弱等老年人普遍存在的问题。
昆明市老龄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昆明市百岁老人在逐年增多,和市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环境不断改善、养老事业逐步完善、医疗卫生技术和服务质量大幅度提升等因素密不可分。尤其近年来,昆明从软件、硬件多方面提升城市品质。举个例子,仅2008年至2012年五年间,昆明市级财政就投入5.59亿元,落实老年人免费乘坐市内公共交通工具的优待政策,平均每年投入1亿元以上。
近年来,昆明还大打“绿化牌”,见缝插绿,努力打造小区居民每走5分钟或500米就有街头游园小憩的园林生活环境。这个目标正逐步实现,昆明的森林覆盖率目前已达到47.06%,今年已将“全国森林城市”的荣誉收入囊中。此外,“联合国宜居城市”、“中国最适合养老城市”、“全国卫生城市”等一系列与民生有关的认定也被这座“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包揽,宜居环境令人向往。
记者 赵书勇 实习记者 蔡靖妮
无忧保的快速发展,是中国3亿无法正常缴纳社保劳动力的迫切需求,也是政府的“互联网+人社”的一次大胆尝试。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