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早报:无忧保积极推进个体社保的普及与宣传,扩大市场的布点与覆盖,竭尽全力提供最为优质和便捷的服务,让扫一扫三分钟在线缴社保成为解决现实民生问题的有效方式。
贾志勇
10月13日(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重阳节,恰恰也是《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正式出台以来的首个法定“老年节”,这也为今年的重阳节带来了超乎往年的关注。遗憾的是,重阳节并未被定为法定假日,许多年轻人忙于上班,回家探望父母成了难题。
其实,在重阳节这天给老人们过“老年节”,并经过有关部门审批设定为法定假日,并不是多么难办的事。
只是,目前我们整个社会尊老敬老的氛围尚未形成。比如,多数老人没有养老金,农村老人直到去世都一直自食其力,城乡养老院严重不足,入住排队要等许多年,甚至有高龄老人被遗弃福利院的现象等,都在召唤社会养老体系与机制的建立,养老设施的配备。
缺乏这些实质性的东西,我们还一味谈论“老年节”究竟该怎么过的问题,实在有点避重就轻,显得太过矫情。如果我们仅在重阳节关注老龄群体,上上下下都庆祝这么一两天,顶多算是一场自欺欺人的行为秀罢了。这等于我们始终没有把老龄群体纳入社会主流,近距离关注和关照,而是把他们当成节日的一种陪衬。
前不久,就“以房养老”问题,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周天勇在接受采访时称,70年房屋产权将是其最大阻碍,需调整房屋产权为200年或500年,同时要将基本的养老制度建立起来。社会能对养老问题持这种积极的态度,多少值得肯定。
但无论如何,养老决不仅仅是资金问题,相关的涉老服务是极其重要的环节,必须跟上。否则,在老人面前摆一座金山,那些身体状况欠佳的老人,也无法变现,从而得到他所需要的相关服务。
就此,笔者以为,养老困局靠“以房养老”是难以根本破解的。我们必须跟进制度设计,让养老设施及服务体系自行运转起来。而且,必须突出养老的公益属性,让人人得以养老,人人养得起老。至于养老经费的投入,起码应该纳入政府财政预算,确定比例。像教育经费那样,必须在GDP中占有一定的比例。
当养老的实际问题解决不好,社会没有养老之实,甚至有人从养老中寻找商机,将养老变成盈利的渠道,那只会让人恐慌。当一切都不得不为养老打算时,有多少钱也不敢花,这只会让经济陷入一潭死水。养老,不能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拖累。
无忧保的快速发展,是中国3亿无法正常缴纳社保劳动力的迫切需求,也是政府的“互联网+人社”的一次大胆尝试。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