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以房养老”配套政策待完善

2018-05-29 08:00:01 无忧保

无忧保早报:无忧保积极推进个体社保的普及与宣传,扩大市场的布点与覆盖,竭尽全力提供最为优质和便捷的服务,让扫一扫三分钟在线缴社保成为解决现实民生问题的有效方式。

  10月15日,记者就“以房养老”问题咨询岛城相关专家,听听专家对“以房养老”政策的解读。

  在9月13日由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的表述让“以房养老”备受各方关注 。有人认为,政府在推卸养老责任。民政部对此紧急回应称,“以房养老”只是一种选择,与基本养老保险(放心保)没有关系。

  那么,在基本养老保险之外,老百姓还可以借助哪些金融理财方式来解决养老难题呢?这也是这个系列报道试图找寻的答案。

  解读

  “以房养老”模式有30多种

  大家对“以房养老”的这种担忧,岛城专家认为这是对“以房养老”的误解。“以房养老”仅是为有房和有意愿的老人或老人子女提供的一种自愿选择的补充养老方式。政府“社保养老”该发多少钱还是照发,发得少需要政府想办法解决。

  岛城专家向记者表示,“以房养老”的模式说来有30多种,涵盖范围非常广。譬如,把自己的房子出租或出售,获得的报酬用于支付住养老院的钱;或者自己居住的同时,另外再招几个租客,租金用于满足日常生活所需;也可以出售大房换小房,用其差价养老……这些都应当归于“以房养老”模式。而比较标准的“以房养老”是指:老年家庭向金融机构出售房产,该机构逐年逐月向老人支付款项,即“倒按揭”,以解决老年家庭的养老金、医疗保健费。老人去世时,房子归金融机构所有。如果老人较早去世,而该机构还没完全买下房子,子女可继承住宅的部分产权享受收益。

  这种“以房养老”模式,它的专业名称是“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这种模式起源于荷兰,如今美国、加拿大、英国、新加坡、日本等国家已经普及。而我国国务院发文要求开展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还是首次”。

  困难

  70年房屋产权是最大阻碍

  岛城专家表示,从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上来讲,资产有一个继承的文化观念。把房屋抵押给银行,养老完成后房子被拍卖,子女可能不同意,老人自己也感觉不合适。

  现在是契约经济,银行是要以证抵押。房产证是由房产管理部门和土地管理部门颁发,《土地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规定房屋产权为70年。当老人年迈将房产抵押时,大部分房屋已经使用了50年,房子剩下的20年价值怎么计算?银行把房屋反抵押给老人15年,剩下的5年,银行怎么把它卖出去?如果赎不回的话,银行怎么实现房屋的价值?

  虽然有人指出《物权法》有“自动续期”的规定,但是仅凭《物权法》不能发证。《物权法》里并没有说明由哪些相关部门去发证,让房屋可以被永久使用。银行看证件,抵押房屋需要相关文件、契约以及证明财产的证件,在这个阶段,《物权法》没有实际作用。如果不在房屋产权期限上进行调整的话,“以房养老”将很难运作。

  如果不解决70年房屋产权的问题,这项政策于理、于法都无法操作。必须改革房屋产权只有70年的制度,最好是永远使用。如果永远使用不合适,可以调整为200年或500年,当然也会有人问200年以后怎么办?那只能到时候再说。但是,当前的问题需要马上解决。

  完善

  基本的养老制度需先建立起来

  “房子我肯定是留给孩子啦,至于养老嘛,当然也是指望孩子。”住在和平街附近的贾先生对“以房养老”有着明显的抵触。

  据相关调查报告显示,9成老年人赞同“养儿防老”,但也有近7成受访老年人表示能够接受“以房养老”这一新观念。

  据了解,2003年保监会对相关批示反应还算迅速。当年8月即向国务院呈上《关于开办“反向抵押贷款”有关问题的报告》,报告在肯定我国引入“反向抵押贷款”具有重要意义的同时,也提出有三个关键环节还需研究:一是房产价值的评估;二是投保人预期平均寿命的确定;三是财产权的处分问题。总的来说,通过抵押的形式来实现“以房养老”是个养老的办法。现在很多老人都有几套房子,又只有一个子女,拿出来一套抵押未尝不可。但是房屋产权期限问题要解决。除此之外,基本的养老制度还是得先建立起来,比如说养老金制度。

  按通常的办法,政府应该通过建立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来解决养老问题,也就是居民按照年限交养老金,退休后,政府再支付基本的养老费用。但是中国国情太特殊了,养老费用远远不够。老年人越来越多,年轻人越来越少,养老金提取得少,支付得多。对此,就需要通过多种渠道来筹集社会保障资金

无忧保的快速发展,是中国3亿无法正常缴纳社保劳动力的迫切需求,也是政府的“互联网+人社”的一次大胆尝试。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养老以房养老配套政策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