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早报:无忧保积极推进个体社保的普及与宣传,扩大市场的布点与覆盖,竭尽全力提供最为优质和便捷的服务,让扫一扫三分钟在线缴社保成为解决现实民生问题的有效方式。
本报记者 聂国春“以房养老”虽然可以让老年人解决居住和养老费用的难题,但相关产品何时推出仍是未知数。对目前中国2亿老年人而言,在居家养老的同时,如何实现养老资金的财务规划,成为一个迫切需要面对的问题。
这无疑将造就庞大的养老理财市场。因此,银行、保险(放心保)、信托等金融机构纷纷利用自身的优势,各显神通加快布局养老金融。不过,银行由于具有综合化、多角度和全方位的优势,成为老百姓养老金融的重要选择。
银行发力养老金融
在国务院发文开展“以房养老”试点之前,中信银行的“住房倒按揭”业务已经试点将近2年。
2011年,中信银行推出专为中老年客户度身定做的“信福年华卡”专属借记卡。作为国内第一家试点养老贷款业务的商业银行,中信银行为市民提供了“以房养老”的新选择,只要年满55周岁,拥有两套以上住房,即可用其中一套作为抵押申请办理养老贷款。贷款金额最高不超过所抵押房产评估价值的60%,并且银行每月实际支付养老金额不超过2万元。
不过,由于门槛较高、产权期限和实际处置方面的不确定性,尤其是中国老年人群体的观念和意识问题,该卡的实际推广效果一般,中信银行相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发卡量讳莫如深。中信银行人士称,虽然目前国内对以房养老模式还有一个认识和接受的过程,但该行还是非常重视该项业务,并在积极探索开展养老按揭业务和产品设计。
尽管中信银行出师不利,但多家银行瞄准了养老体系发展带来的业务机遇。在代销养老保险产品的基础上,银行也开始自主设计、开发收益稳定的“养老理财产品”。
2012年重阳节前夕,招商银行(600036,股吧)、华夏银行(600015,股吧)等几家股份制银行共发行29款养老理财产品,资金多数投向债券和货币市场,投资以稳健为主。今年10月,宁波银行(002142,股吧)、兴业银行(601166,股吧)等又发行重阳节专属理财产品,发行量与2012年持平。
除了资产管理,上海银行、光大银行(601818,股吧)更是将养老金融业务的发展提升到战略高度,推出综合金融服务计划。
例如,上海银行推出的“美好生活卡”系专为养老金代发客户设计定制的一款专属借记卡,持卡客户除可购买“养老无忧”、“养老专属”等专属理财产品,享受费率优惠,还可获得消费优惠、健康管理、法律维权、入住养老机构等增值服务。
光大银行则在今年6月吹响了全面布局养老金融领域的号角。光大不仅推出国内首个养老消费指数和“颐享阳光”养老金融综合服务,发行长期限的养老理财产品,还专门组建养老金融部门来吸引老年客户、开发养老金融市场。
创新较少噱头不少
据联合国预测,中国的赡养比例(即每100名工作年龄人口需要赡养的老人数)将从2010年的11上升至2050年的42。当“养儿防老”的理念直面残酷的现实,用积攒了一辈子的“棺材本”为自己养老或许将成为你我的明智之选。在记者的调查中,大家在选择何种方式规划养老时,购买养老理财产品的占比最高,达21.5%。但是,养老理财产品又有何不同呢?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个人养老产品主要分为两种,即单一的养老理财产品和综合性银行养老服务产品。单一的理财产品种类繁多,多数为短期投资,不能满足个人养老投资的长期性需求。但一些保证收益型、低风险的理财产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老年人对资产保值增值的需求,也符合这一群体厌恶风险的心理特征。而综合性银行养老服务产品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有部分银行于近两年开始了尝试,但由于产品设计及宣传不到位,社会反映并不强烈。
普益财富研究员曾韵佼盘点过银行的“养老”理财产品。“这类产品或只针对老年客户发售,或是将养老金长期投资的投资理念融入产品设计之中面向社会大众发售,为投资者进行养老规划提供了全新的理财渠道,养老金配置管理进一步多样化、灵活化。资金投向以债券和货币市场为主,以稳健为特色,符合养老产品"安全"的理念。”曾韵佼说。但她同时认为,跟其他假日型银行理财产品一样,养老理财产品也属于一种宣传噱头,因为从本质上看,养老型产品的门槛、风险、期限、收益等都与现有产品区别不大,只是更加强调安全性,“保本或者略有盈利”而已。
广发银行理财师陈海涛也认为,不少养老理财产品设计上与以往推出的理财产品大同小异,类似于滚动发售的循环式理财产品,有些产品也并非完全针对老年人开售。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国内的养老理财和国际上真正的养老理财还有不符之处,还缺乏创新性的多元化的产品,未来该产品很有发展空间。“从根本上看,完善且易被大众所接受认可的养老金融体系应该具备三方面的功能,即服务于老龄人群的保障、消费和投资需求,同时还应具备较充分的专业性、系统性与便利性。”光大银行零售业务部总经理陈昌宏说。
综合规划养老理财
相对于打着“养老”噱头的专属理财产品,银行业内人士提醒说,市民的养老理财更应注重综合规划,并注重资产配置。“除了传统的保险产品以外,市民可适当配置合理的银行理财产品和黄金定投等投资产品。而闲散资金可考虑一些长短灵活的产品,收益率一般相对同期定期存款高。”陈海涛表示,养老规划首先要保证稳健,所以除了配置具有保障功能的传统保险产品,老年人在选择银行理财产品时可考虑一些收益稳定、操作简单、自动续存的产品,既可获得比定期存款更高的收益又能减少风险。
据悉,光大银行推出的“阳光理财·资产配置平台”,不仅能为市民提供涵盖银行理财产品、基金、保险等十大类理财产品的对比、筛选和建议,还针对养老提供量身定制的财务规划。记者了解到,该平台可围绕市民的基本情况进行诊断和分析,在此基础之上计算出养老金的缺口,并设计制订补充养老金方案。而在养老规划的运行阶段,平台专门汇集光大银行理财产品资源,能为市民提供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匹配的建议。
专家指出,养老规划应以稳健、安全为主,但针对较高的通货膨胀,也应适当配置风险略高的投资产品黄金定投、基金定投等,以获得超过5%的收益率。
无忧保的快速发展,是中国3亿无法正常缴纳社保劳动力的迫切需求,也是政府的“互联网+人社”的一次大胆尝试。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