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以房养老”国外遇冷

2018-06-01 08:00:01 无忧保

无忧保早报:无忧保积极推进个体社保的普及与宣传,扩大市场的布点与覆盖,竭尽全力提供最为优质和便捷的服务,让扫一扫三分钟在线缴社保成为解决现实民生问题的有效方式。

点击查看原图

  “以房养老”在澳大利亚、美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已推行多年,是养老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但从实施效果来看,市场并不热烈。

  美国:发展20多年市场空间小

  美国政府自1989年开始试点运行“以房养老”,到1998年转为正式项目。经历二十多年的发展后,如今每年签约量只有7万左右,市场空间非常狭小。

  美国式“以房养老”是在老人去世后,银行将房子拍卖后连本带息收回贷款。如果房产价值超过贷款本息,剩余部分归还给继承人;如果房产价值不足以偿还贷款本息,由政府负责补足差额;子女如想继承房产,也可将贷款本息还给银行然后将房产赎回。

  这种做法的好处是让老人能避免“无家可归”,只要老人健在并且这处房产是老人唯一住所,银行就不能收走房产。“反向抵押贷款”由美国政府提供担保。今年9月27日,美国联邦住房管理局局长卡罗尔·加兰特致信国会说,该机构需财政部提供17亿美元援助。这是该机构79年历史上首次申请援助资金,而“以房养老”项目是最主要的损失来源。2007年至2009年次贷危机期间,美国房价大幅下跌,许多“以房养老”的房产价值不足以偿还老人获得的养老贷款本息。作为项目担保人,美国联邦住房管理局需动用保险(放心保)基金弥补银行损失,这让该机构损失50亿美元。

  澳大利亚:迫不得已 最后选择

  说起“反向抵押贷款”,也就是俗称的“以房养老”,70岁的澳大利亚老人卡萝尔·安·赫西摇了摇头说:“不是迫不得已,我不会考虑申请这种贷款。”在赫西看来,只有家里急需用钱,如孩子们需要一大笔钱或是自己做生意需要一笔启动资金,老人们才会想到这种贷款。

  许多澳大利亚人的住房有3至4间卧室,当孩子们长大成人后,老两口不需要住大房子,会选择将房子抵押出去,获取贷款用来租或买一个小房子居住并提供一些收入。新南威尔士州消费者信贷法律中心首席律师凯瑟琳·莱恩说,反向抵押贷款比较适合没有孩子的老人。在申请贷款前,老人一定要确保有足够的钱将来入住养老院时使用;还要考虑获得贷款后可能失去政府提供的某些福利。

  在澳大利亚,反向抵押贷款不是政府的一项政策,而是金融机构针对老年人推出的一个金融服务产品,存在风险。大多数反向抵押贷款利率较高,而且是复式利率,可能导致贷款者债务膨胀,以致需要进养老院时凑不足入住押金。

  新加坡:子女养老仍是主流

  上世纪90年代,反向按揭率先在狮城试水,2006年扩大到覆盖八成居民人口的政府组屋市场,但反应冷淡。政府继而推出以房套现的屋契回购计划、乐龄安居花红计划,允许符合条件的房主出租部分组屋获得资金来源,但同样应者寥寥。屋契回购计划自2009年推出至今,只有474名申请者。遇冷原因是套现作用不明显,需优先填补公积金账户。很多老人担心,30年期满后若还健在,是否会无家可归。

  郭祖恒今年67岁,妻子8年前去世,膝下无子,与母亲、弟弟一起生活在一套1985年购置的三房组屋。他参与了屋契回购计划,以30万新元将剩余70年屋契卖给建屋发展局,其中17万用于支付未来30年房租,剩余13万大多归入公积金账户,每月领取700新元,基本满足一家开支。“很多人跟我说,如果在公开市场卖这套房,可以拿到更多钱,但我觉得太麻烦。我觉得这个计划很好,可继续住在自己的房子里,留在熟悉的社区。”郭祖恒说。不过他承认,如果有孩子,一定不会卖房养老,会把房子留给孩子。

  专家认为,在新加坡这个以华人为主的社会中,靠子女养老仍是主流,房产世代相传的传统理念也影响有儿有女的老人们作出“以房养老”的决定。综合新华社、《北京晚报》报道

  延伸阅读

  英国卫生部部长杰里米·亨特日前通过《卫报》呼吁,英国的家庭应该以亚洲人为榜样,赡养孝敬生活不能自理的长辈。

  这位卫生部长有一位中国妻子,他深深地被亚洲人尊老敬老、与长辈同住而不是把他们送入养老院的文化所震动。他说,这样的文化被一代代传承,因为孩子们在家中看到了自己的祖父母如何被照顾,所以对自己未来年老后的生活也会有所期待。所以,如果英国要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挑战,就必须从中有所学习。

  亨特将英国老人独自留在家中无人陪伴的现状称为“国家的耻辱”,呼吁英国的年轻人也“常回家看看”。据调查,目前在英国有80万老人长期独居。

无忧保的快速发展,是中国3亿无法正常缴纳社保劳动力的迫切需求,也是政府的“互联网+人社”的一次大胆尝试。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以房养老养老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