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早报:无忧保积极推进个体社保的普及与宣传,扩大市场的布点与覆盖,竭尽全力提供最为优质和便捷的服务,让扫一扫三分钟在线缴社保成为解决现实民生问题的有效方式。
刘挺军
和讯养老金消息 10月21日,2013中国老龄产业高端论坛在北京大学举行,和讯网养老金频道独家网络直播该论坛。
在题为“养老地产与养老社区”的对话中,泰康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助理总裁刘挺军表示,机构的服务、专业化的服务不是需要不需要的问题,是什么年龄需要的问题,适应的是不同的年龄阶段,机构养老一样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不管是机构还是居家,我个人认为有一个共同趋势,就是乐老。
以下是刘挺军的发言实录:
现实通常比想象更伟大,大概在六年之前,2007年的时候开始投资养老社区,那个时候基于对人口结构的变化,我们当时说2015年是转折期,现在来看,这个状况比我们想象的更好,2013年这个话题就很热了,特别是今年,国务院关于健康产业养老方面,现在看来,很多内容在过去都有,但是过去是单独的问题,特别是不掌握税收、土地资源的部门,这次是国务院提出的。另外,从市场角度,北京租金很高,如果想提供专业化服务,从消费者这个主体角度来说更加划算,从机构经营角度,变得更有效率。
刚才听了几位嘉宾的观点,结合我们自己在行业中的一些探索谈谈我自己的看法:第一,怎么样理解保险(放心保)资金投资养老设施,有关这个话题,大家有几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认为保险资金的资金成本低,可以投资房地产;第二种说法是保险资金钱多,可以跑马圈地,社会上有很多不同的说法。
我们公司不断的推动,始作俑者,大家统计一下,最根本的是养老的服务、健康服务和保险主业绩有关很强的协同性,作为战略性投资,有很强的协同性,所以才使得保险基金做这样的产品,我们把传统的虚拟的金融服务中转变成为消费服务。
第二,关注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问题,我非常赞同滕总的观点,我的观点是两个都非常重要,数据统计上一直有一个误区,所谓“9073”、“9064”,以60岁或者65岁老人作为一个总体来说4%在机构里、90%几在社区里,如果按照年龄划分,75岁以上肯定17%,如果80岁以上肯定是20%,意味着什么呢?
机构的服务、专业化的服务不是需要不需要的问题,是什么年龄需要的问题,适应的是不同的年龄阶段,机构养老一样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不管是机构还是居家,我个人认为有一个共同趋势,就是乐老,很重要的是积极的老龄化、积极的养老,从根本上变革,不管上门服务也好,还是社区服务也好,环境必须是家庭化、人性化的,这是一个共同的趋势,解决了这个问题,你就不会纠结是居家还是到社区,到社区还是居家。
第三,面对现在所谓的养老地产热,我个人看法是我们行业里自己的一个感觉,当局者迷,你天天关注这个事情,面对这个行业,我个人基本看法是要有一个合适的期待,我去美国访问时候,大家都在考虑怎么样投资和开发,我很赞同一个基本观点,如果不能给老年最终消费提供家庭化、人性化、充满积极的生活方式的话,不管用什么模式,最后都是失败的。
二是在这个行业没有暴利,我在国外访问了很多同业,我说你们认为这个行业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他们说在美国这个行业中私营企业比较多,最根本的告诫是要把这个当成长期的事业来做,我说多长?从刚开始并购土地、拿牌照,第一期做出来花了十年时间,四期做完了花了二十年时间,这个行业不是暴利,是必然存在的长期的商机,作为保险资金,特别是寿险资金,有个特殊的地方,作为战略投资,相对来说比一般的资金更能把握,我们在北京、上海、广州做了大量的投资。
从现在市场反映来说,既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热,还是要有个过程,另外一方面,当年认真地做你的产品的时候,把你的定位做清楚的时候,市场认可度非常高,认清楚这个行业的特性,把消费者、客户放在最高的地位上,这是我的几点感想。谢谢!
无忧保的快速发展,是中国3亿无法正常缴纳社保劳动力的迫切需求,也是政府的“互联网+人社”的一次大胆尝试。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