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早报:无忧保积极推进个体社保的普及与宣传,扩大市场的布点与覆盖,竭尽全力提供最为优质和便捷的服务,让扫一扫三分钟在线缴社保成为解决现实民生问题的有效方式。
施平
今时今日,任何关于养老制度改革的议题都能迅速进入舆论中心,既是拜老龄化社会“不请自来”所赐,也有各路专家有意无意间热衷于向媒体放风所起的推波助澜作用。就在前天,有专家再次爆料,把号称与多部委签订了保密协议的养老方案消息公之于众。其中两个关键内容—“延长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和“养老金实行并轨”据说已经达成共识。然而很快,又有声音出来澄清,具体方案细节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论证,在顶层设计完成之后,还要提交决策层,距离真正实行尚有很长一段时间。
正如评论者所言,养老制度改革,实质上是利益的再分配,关系到每一个民众的切身利益。所谓就改革内容达成共识,最关键的是利益相关方是否接受,否则共识就不成立,改革阻力也就难以避免。以养老金并轨为例,2009年我国就曾提出在6省市试点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放心保)制度逐渐并轨至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中,但时隔4年配套政策始终未出台,并轨也未实际启动。目前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的养老金替代率(养老金占退休前工资的比例)相差悬殊,即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可拿到在职工资的80%至90%,而企业职工退休后只能领到在职工资的40%至60%。
值得关注的是,参与养老制度改革方案设计和决策的人员,绝大多数正是属于养老金双轨制的既得利益者,因此“养老金什么时候并轨”也是公众对养老制度改革最关注的核心问题。就像老百姓常抱怨的,改革总是“到官为止”,涉及百姓利益的,说改就改,但是涉及到官员利益,无论是规范公车,还是财产公开,但凡革其特权者,往往是一改就停。这样的改革注定没有公信力。只有改革者敢于向自己开刀,突破观念禁区和利益障碍,拿出中央实施“八项规定”那样的决心,带头先把养老金双轨制这个不公平的制度给改革了,才能谈得上延长缴费年限、延迟退休等等涉及普通群众利益的事项。毫不夸张地说,改革者在自我革命中显出多大勇气,群众才会对改革有多大的信心。养老制度改革同样绕不过这个“公平坎”。
无忧保的快速发展,是中国3亿无法正常缴纳社保劳动力的迫切需求,也是政府的“互联网+人社”的一次大胆尝试。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