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早报:无忧保是业界领先的个体社保自助缴纳平台,全国首创通过微信平台提供新型社保缴纳服务,全面开启中国社保自由缴时代。
纵深 相关数据显示,惠州已经进入老年人口快速增长阶段,人口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据统计,目前惠州市60岁以上老年人有43万人,占总人口的11.3%,而且每年以3.4%的速度递增。预计到2015年,全市老年人口将达47万人,占总人口的11.5%,人口高龄化、空巢化趋势日益突出,养老服务需求将急剧增加。
“目前,惠州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着与新形势、新任务、新需求不相适应的地方,存在不少困难和不足。”惠州市民政局副局长黄秋平介绍,惠州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不足主要体现为供需不平衡、结构上不合理、城乡之间不均等、机构体制不健全及社会力量参与不充分。
难点
养老机构数量少
据悉,截至2011年底,惠州共有105所养老机构,共拥有养老床位3587张,不到老年人口的1%,远低于全国1.6%的平均水平,无法向其他社会老人开放。同时,服务项目偏少,养老服务设施功能不完善、利用率不高,与人民群众需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对策各县(区)新增养老床位300张以上
《关于加快我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议案办理方案》规定,到2016年,惠州市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将建设成为集颐养、休闲、娱乐、医疗保健与临终关怀为一体的省一级以上的养老服务场所。各县、区新建一所养老床位规模300张以上,高、中、低档服务层次并存,满足不同类别和层次的老年人多方面服务需求的省二级以上综合性社会养老服务机构。
难点
城乡发展不平衡
黄秋平介绍,目前,惠州存在“一床难求”和“床位闲置”双重现象,城乡之间差异明显。其表现为,乡(镇)、农村养老服务建设基础较差,而县(区)基础设施条件较好,这导致县(区)的养老服务机构一床难求,而乡(镇)、农村的敬老院又因设施差而出现床位闲置现象。
对策推进乡镇敬老院体制机制改革
积极推动乡镇敬老院体制改革,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乡镇敬老院如符合相关条件,按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要求,研究纳入事业单位管理,按照因需设岗的原则,面向社会进行招聘,所需经费由县、区财政负责并列入年度预算,破解乡镇敬老院管理服务人员匮乏、经费严重不足的难题。
难点
专业服务人才缺
由于惠州目前尚无专门的养老服务技能培训和鉴定机构,约束了养老服务队伍的专业化建设,专业的养老服务队伍在惠州尚未形成。这导致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缺乏,专业化水平低。
对策推进政府购买服务
首先,加强服务队伍专业化建设,做好养老服务人员职业培训,完善养老护理员职业标准,加强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其次,大力培养和引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在专业养老服务机构中大力开发设置社会工作者岗位。在社区着力推进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机制,加强对社区工作者的社会工作知识理念普及培训。第三,加快培育从事社会养老服务的志愿者队伍,逐步形成专业人员引领志愿者的联动工作机制,为有需求的居家老年人提供各种公益性服务。
难点
4
社会参与不充分
由于在土地供应、资金补助、税费减免等方面缺乏具体的政策,可操作性不强,未能充分发挥优惠政策对社会力量参与的激励扶持作用,造成社会力量参与不充分,民办养老机构床位较少、设施较差,还在一个较低的层次徘徊,与公办养老机构之间差距较大。
对策补贴民办机构新增床位
据介绍,在依法落实现有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的基础上,惠州今年要出台《惠州市民办养老服务机构扶持资助办法》,建立民办养老机构新增和运营床位政府补贴制度。引导、鼓励、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服务机构,促进惠州民办养老服务机构良性发展,吸引港澳社会服务提供者到惠州举办社会养老机构,为惠州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增添新的活力,实现养老服务需求有选择。
目标
实现“9073”
养老服务体系
黄秋平介绍,根据规划,到2015年惠州将基本建成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该市老年人口服务需求增长相适应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全市基本实现90%的老年人在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支持下通过家庭照顾养老,7%左右的老年人可由社区提供日间照料和托老服务;3%的老年人可入住养老服务机构。
众所周知,社保断缴的风险非常大,会影响到医保就医、买房、摇号、子女入学诸多方面,因此稳定、便捷、成熟、官方认证成了评价社保服务业的首要因素。无忧保自成立以来,专注个体社保和公积金服务,五大优势六大保障确保社保缴纳无忧,安全无忧,调基无忧,资金无忧,成为C端客户的首选品牌信任品牌。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