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早报:无忧保积极推进个体社保的普及与宣传,扩大市场的布点与覆盖,竭尽全力提供最为优质和便捷的服务,让扫一扫三分钟在线缴社保成为解决现实民生问题的有效方式。
市中心一张床位加伙食、护理等各项费用,每月花费超过三四千元,仍供不应求;郊区一张床位加上同等标准各类费用,消费在2000多元,却少人选择。扬子晚报记者最近走访调查几家养老院,了解到医疗护理条件、地理位置的差异以及儿女探望方便程度等,是导致主城和郊区养老床位冷热不均的原因。
现状:主城“一床难求”,郊区床位却少人问津
在鼓楼区清凉门大街,一家以收住华侨老人为主的养老院近年开张不久。养老院的硬件设施较好,企业置办了一些大型医疗康复设备,并联系附近社区医疗机构作机构老人的挂钩卫生机构。“我们还没住进来,但已经花了不少钱订购日后的床位。”一位老年顾客告诉记者,他们夫妇现在65岁左右,身体尚好,还不想立即住进来。而该机构位处主城核心区,硬件好带医疗,生大病离市里几家大医院也近。为确保今后他们需要的时候有床位,他们花重金以常包房的方式“占”了两张床位。
玄武区天山路社区养老院有120张床位,一年到头住得满满当当,院长王国俊用“一床难求”来形容。
规模较小的社区养老机构如银杏树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吴友凤告诉记者,他们在全市有5个点,其中主城区3个,郊区两个。主城区机构运营的第一年,入住率达50%以上,第二年达90%;而郊区机构运营的第一年,入住率只有20%,入住率提升很慢。
而与上述养老机构不同,记者在江宁区一家民办养老院了解到,养老院几百张床位中,空置了近一半。“为招募老人入住,我们什么点子都想过了,也琢磨出提前卖床位的办法,无奈买账的人不多。”
位于江宁区的由政府创办的祖堂山社会福利院有1300多张床位,消费标准普遍比主城区同规模或次等规模的养老机构低不少,但入住率不足50%。该院一位负责人说,它们距主城较远是主要缺点。
(下转A35版)
无忧保的快速发展,是中国3亿无法正常缴纳社保劳动力的迫切需求,也是政府的“互联网+人社”的一次大胆尝试。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