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早报:无忧保积极推进个体社保的普及与宣传,扩大市场的布点与覆盖,竭尽全力提供最为优质和便捷的服务,让扫一扫三分钟在线缴社保成为解决现实民生问题的有效方式。
一连几天,余咏都忙于养老院的筹备工作,分身乏术。作为三水区皓辉养老院的院长助理,她的忙碌恰恰可以折射出民营养老机构积极筹备抢滩三水养老市场的现实。
今年初,三水出台《三水区民办社会福利机构管理实施细则》和《三水区民办社会福利机构优惠试行办法》,政策“破冰”向社会资本打开养老产业大门。随着政策逐步落实,近日,三水新增4家民营养老机构,填补了此前民间养老机构的空白。
三水作为“长寿之乡”,是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之一。自2008年至2012年,三水60岁以上人口年均增长率高达18.5%。“银发”浪潮来袭,透露出的是三水养老市场已成为“大蛋糕”的信号。4家民营养老机构纷纷入市是开放带来的竞争,机遇与挑战面前,民营养老机构如何瓜分这“美味蛋糕”?
撰文:蔡捷
民营机构可缓解公办养老床位之缺
根据2012年末的统计,三水50万户籍人口中,60岁以上人口达6.01万,占户籍人口总数15.4%,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14%,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人为1.01万,占户籍人口总数2.58%。2008年至2012年五年间,60岁以上老人由5.07万增至6.01万,增长率为18.5%。
这份在普通人眼里平淡无奇的数据在企业家眼里却意味着商机。据了解,现在三水以公办养老机构为主,8所养老机构总床位在1600张左右。“对于养老床位需求量的预测,借鉴国外的经验,所设养老床位最低也应占老年人口的5%左右。按此比例计算,三水所需养老床位最少也得3000张左右,这意味着,三水养老市场的床位有近一半的缺口。”皓辉养老院院长何永坤(化名)分析。
这种对市场的预测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社工部副部长李倩萍的认同,“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占有床位的老人数量减少得慢,申请的人却不断增加,在床位数有限的条件下,根本不能够满足需要。”
以区福利中心为例,该中心建于2003年,共有452个床位,“当初预计可以用10年”。实际上,仅仅过了6年不到,2008年底就全部住满了,绝大部分的老人都是自费入住的。三水福利中心主任李月玲感叹:“当初没有想到,现在不能自理的老年人会这么多。”
面对这种情形,李倩萍表示,“公营敬老院的职能仍以供养"五保"老人为主,对于自费的社会托养老人,现在准备通过吸引社会资本进入,交给民营的养老机构去做。”
实际上,三水养老机构的这块市场蛋糕早已被人盯住。“早在几年前,就一直有一些企业人士向区民政局了解办养老院的各种条件以及政策方面的扶持。”三水区社工部副部长李倩萍坦言,由于政策层面一直未能突破,三水民营养老机构一直是空白。
而为了更好促进三水养老事业的发展,今年年初,三水出台《三水区民办社会福利机构管理实施细则》和《三水区民办社会福利机构优惠试行办法》,向社会民间资本打开养老产业大门。
政策上的突破为民营资本进入养老服务市场吹响了号角,现在已有4家民营机构正在建设,如果进展顺利,全部投入使用,三水养老机构的床位有望增至4000个。
传统养老模式或掣肘民营养老院发展
虽然“大蛋糕”就在眼前,但是如何消化它却是民营养老机构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没有小灾大病的,不想进养老院。都是陌生人,不习惯。”已经退休13年的电力局老员工梁金陵说出了三水绝大部分老年人的想法,没有重大的病症,有子女在身边帮着照顾,在家养老就行了,没有必要进养老院。
“在大多数的中国人,尤其是老年人的观念中,入住敬老院是万不得已的选择。这种观念,不仅在一般老人身上有体现,即使是"五保"老人,在生活上可以自理的时候都不愿入住敬老院。”李倩萍坦言。
居家养老是中国老人养老的一大主流方式。在去年广东省下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主要任务是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加强社区养老服务。对此,何立坤认为,现阶段居家养老的形式更多的是日托形式,这种情况下,民营养老与居家养老进行合作,白天利用民营机构的养老服务,晚上回到家中居住,提供不同形式的养老服务,相信这个市场还是非常可观。
除此之外,民营养老机构的定价也是最让养老家庭关心的问题。据了解,目前,三水的公办养老机构,每个自费养老的老人在院内每月的生活费用在1500元左右,“公办养老院享有财政补贴,体现社会福利的性质,所以收费不多。但是民营养老机构出于盈利的目的,价格应该会比公办的高一些。”李倩萍分析。
而纵观其他地方的民营养老机构的困境,这种价格的差别是主因,公办的价格低,“一床难求”;民营的不愿进,“门前冷落车马稀”。
何立坤坦言,皓辉服务中心的建设也充分考虑到这个问题,但是通过市场调研,提供比公办养老机构更好更周全的服务,在公办养老机构价格上的溢出部分也得到市场的认可。
迈向中高端有望成民营养老机构未来趋势
物价上涨,土地价格飞扬,房屋租金狂飙,近年来,民营养老机构投资成本升高,投资回报率降低,运营难度加大等等,已经成为严重制约民营养老机构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今年年初,三水出台《三水区民办社会福利机构管理实施细则》和《三水区民办社会福利机构优惠试行办法》。根据以上两份文件,民办福利机构每新增一张床位,政府对每张床位将一次性补贴5000元;民办福利机构建设用地可优先安排,育养服务将免征营业税,在水电、燃气、有线电视网费、医疗卫生保障服务等方面优惠扶持。
政府给予民营养老机构一定的政策优惠,同时也要求民营养老机构能够体现一定的公益性。
“按照规定,我们是要预留15%的床位数给"五保老人",接纳的养老人口中,三水籍的老人占比达60%,所以基本属于微利行业。”何立坤表示,如果政策不给予一定的扶持,民营养老机构的初期发展会更加艰难。然而依靠扶持,毕竟不是一条长远之路。“皓辉将来会逐渐向高端养老院迈进,在市场化运营中,通过更加优良的软硬件设施以及服务,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吸引高端的自费的养老人群,促进养老院的发展。”
这种策略得到一位长期从事养老机构研究人士的认同:“普通的民营养老机构的发展出路在于,将民营养老机构做得更大,向中高端养老院转变或者做成有特色、有活力的养老机构,应对市场多元化的需求。”
无忧保的快速发展,是中国3亿无法正常缴纳社保劳动力的迫切需求,也是政府的“互联网+人社”的一次大胆尝试。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