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早报:无忧保积极推进个体社保的普及与宣传,扩大市场的布点与覆盖,竭尽全力提供最为优质和便捷的服务,让扫一扫三分钟在线缴社保成为解决现实民生问题的有效方式。
老人回赠的书法作品。
【核心提示】
“今天在公交车上给一位老人让座,没想到老人家送了一幅字,当时就觉得内心感动满满。”昨天,一条“寻找扬城公交"感恩爷爷"的微博在网络迅速蹿红,大家都被双方所传递的正能量感动着。让座还能收到奖励?相关专家表示,一个小举动,文明大亮点。这是继本报前年报道市民徐继植老人给让座者赠送感恩卡后,扬城再次出现感恩让座现象。
微博发布 公交车“感恩爷爷”传递温情
“这是我同事今天下午下班时候遇到的,没想到一次平常的让座,对方竟回赠了一幅字作为答谢。两个扬州好人啊!”昨天,微博网友“Shu1970”发布一则名为“寻找扬城公交"感恩爷爷"的微博,微博下方附上了老人所赠送的一幅字。这则微博迅速引起网友关注。
在图片上,该幅书法已被裱框,上面写着“黄山云似海,天姥日为丸”。有眼尖的网友一眼看出,“这不是郑板桥的诗句吗?”“看得出来是书法爱好者临摹的,非常逼真。”
昨天上午,记者联系上发布该微博的“Shu1970”,他坦言,这样的事情他是头一次遇到。“让座我们可能都做过,不过被感恩,还送字画做留念,这样的老人,非常值得人尊敬。”
记者连线 让座收到“感恩礼物”很意外
“以小见大,赞一个!”“正能量发挥!”不少网友纷纷留言。
根据网友“Shu1907”提供的信息,记者联系上当事人王琦。小王说,她前天晚上下班时候从单位门口的公交站台上车,刚坐下没多久,就看到一位老爷爷刷老年卡上了车。“当时是下班高峰期,于是我就站了起来给他让了座。”
王琦介绍道,让她没有想到的是,老人家坐下没过多久,竟然轻轻地拍了拍她,“等到我回过头时,他就对我说,非常感谢你能给我让座,这一幅字送给你,作为感恩。”说完,老人便从包里掏出了这幅字。“这幅字大约A3纸大小,还能看出是被裱框过的,可以看出他平时很爱好这个,老人看起来比较慈祥。”王琦说,“我从没遇到过让座也会收到礼物的情况,在接下礼物的那一刻,都是满满的感动。”
随后,王琦将这幅字拍下发上了网络。“老人的感恩小举动,也感动了我很久。”王琦笑着说道,“遇到老人我都会给他们让座,这是尊老爱老的一种体现。不过遇到送礼物感谢我的老人,真的是头一次,我心里对这位老人更多了一份敬重。”
王琦表示,她将“感恩爷爷”的事迹发布于朋友圈内,不少好友也深有感触。“唯一遗憾的是我没能留下感恩爷爷的号码和联系地址,他带给我们太多人看似微小却很暖心的感动。”
市民热议 双方传递正能量迅速蔓延
昨天,不少市民在看到小王与“感恩爷爷”的事迹后均表示,“大为震撼,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
“现在年轻人越来越有素养,遇到老年人都会主动让座,这其实是很正常的事情。”市民陈大妈深有体会,“我就经常遇到年轻人主动给我让座。”陈大妈笑言,“非常欣喜,年轻人的素养不断提高,我们老年人也不应该落后,说声"谢谢",也是最起码的。”
“老人家年纪大了,还能对晚辈怀有感恩之心,实在难能可贵。当然,我们并不是为了索取回馈,才鼓励去做好事,当我们身处社会公共环境时,不论年纪大小,都应当彼此尊重。”在东区一所中学教书的吕老师如此表示,“双方都传递出的正能量迅速蔓延。”
此前有媒体就让座问题进行过调查,有76.8%的市民都认为“让座与被让座者应相互尊重”。 记者 薛舒文
【专家观点】
互动,文明才算完整
“这个事件体现在了我们扬州社会文明层面的亮点。”扬大社会与发展学院副教授朱季康听后,如此表示,“感恩是一种珍贵的情感,更是很难得的素养。”
“虽然大家对现代文明社会的要求了解越来越多,但很多人在实践层面仍然不大懂得如何与陌生人相处,即缺乏一套成熟的社会契约。在一个现代社会里,公民对自己幸福的关注和对他人幸福的关注,以及对共同体的责任感同样重要。这些正是现代社会正常运作所需的公民伦理。”朱季康分析,“做好事其实是一种互动的关系,文明就是互动。小王在主动让座,是文明积极的一方面;而被让座者有颗感恩的心,也是文明的另一方面。如此文明的互动过程,才算是一个完整的文明行为。”
“在社会的各个群体中,我们每一个群体都在创造、享受、感受并感恩社会的文明,而文明社会的构建,正是需要我们付出、感受与感恩文明,这三者缺一不可。”朱教授建议,“没有感恩文明,是不完整的,我们要从单纯的倡导文明向整体的文明社会进步。”
无忧保的快速发展,是中国3亿无法正常缴纳社保劳动力的迫切需求,也是政府的“互联网+人社”的一次大胆尝试。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