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早报:无忧保积极推进个体社保的普及与宣传,扩大市场的布点与覆盖,竭尽全力提供最为优质和便捷的服务,让扫一扫三分钟在线缴社保成为解决现实民生问题的有效方式。
今年84岁的孙秀兰是棉花社区的一位老人,常年卧病在床,平时和有残疾的儿子相依为命,生活非常困难。2010年5月份,惜福镇派出所的社区民警周发智在了解到他们的家庭情况后 ,自费买煤、买药 、买食品,默默地帮助老人,3年多里花了3万多元,时间久了,孙秀兰亲切地称周发智为儿子。10月22日,周发智又给老人送去一吨半煤 ,希望老人能过个暖冬。
社区民警自费送煤3年多
“有了这30多袋的煤块,老人这个冬天就不怕冷了。”10月22日上午10时许,一辆运煤车停到了棉花社区孙秀兰老人的家门口,这已经是周发智第4次自费给老人买煤了,每年一吨半 ,都是他一个人亲自卸到老人的屋子里。
送煤当天,孙秀兰老人家中只有儿子许先生一人,他的身体有些残疾,已经很久不能工作了。“家里的炕太冷了,母亲几天前搬去亲戚家借住几天,昨天还在电话中念叨周警官。”许先生告诉记者,3年多里,如果没有周发智的帮助,他们撑不到现在。据了解,今年84岁的孙秀兰常年卧病在床,平日和59岁的儿子许先生相依为命,每月150元的养老金几乎是他们的所有收入,所以老人的病症也迟迟没有得到医治。
2010年5月份,周发智在入户走访中了解到孙秀兰的家庭情况,便常常为老人自费购买药品、食品,抽空就去看望老人,几个月后还带去了500元钱的药和一吨煤,而且这一送就是3年多。许先生表示,在周发智送煤之前,他们每年靠捡来的干柴过冬,有时碰到雨雪把柴火打湿,他们只能蜷缩在炕上不敢动弹。
舍小家顾大家感动同事
为了给孙秀兰老人买药治病,周发智前后跑了城阳的不少医院,每次买药会花掉四五百元,够老人吃几个月的。让周发智欣慰的是,孙秀兰的病情已见好转,早在一年前就能下炕活动了。“周警官就像亲儿子一样对我,我真是感激得不得了。”孙秀兰经常和儿子念叨。
记者了解到,从2010年到现在,周发智已经为孙秀兰老人花了3万多元。“身边的很多人都不知道,周哥每月还要还3000多元的房贷,很难想象他是怎么走过来的。”惜福镇派出所的一位社区民警告诉记者,除了孙秀兰外,周发智还帮助过很多困难家庭。
目前,周发智负责管辖东葛、西葛、书院、棉花四个社区的常住人口。尽管工作上的周发智一丝不苟,帮一个个家庭解决困难,为一个个孤寡老人送去温暖,可是谈到自己的生活,周发智说自己并不称职。由于工作原因,他跟妻子两地分居,妻子在河南工作,自己带着孩子在青岛,上面还有两位70多岁的老人,“儿子今年上高一,很少抽出时间陪陪孩子和老人,真的感觉欠他们的”。
新闻背后
曾是抗震英雄,眼睛负伤难痊愈
据了解,周发智1990年3月参军入伍,曾是一名指挥着2000多名官兵的副团长。2008年5月12日,正在家转业待岗的他听说汶川发生大地震,马上就萌生了奔赴一线抢险救灾的念头。周发智偷偷买好了机票就匆匆启程,临走时给父亲编了条短信:爸、妈,请照顾好自己,如果我回不来,请帮我把欠×××的人情还上。
震灾中,周发智先后参与了100多次的现场营救 ,救助受灾群众达千余人之多。由于长时间的超负荷劳动,周发智的眼睛出现问题,“白天看人模模糊糊,晚上就几乎看不到了。”抗灾之后经诊断为视网膜色素变性,至今白天需要佩戴墨镜,否则眼睛受不了。
2009年1月,周发智正式转业到城阳公安分局惜福镇派出所当上了一名普通的社区民警。几年来他挨家挨户走访,了解百姓疾苦。遇到家长里短纠纷,他苦口婆心劝导,被身边的人戏称为“社区里的好团长”。
无忧保的快速发展,是中国3亿无法正常缴纳社保劳动力的迫切需求,也是政府的“互联网+人社”的一次大胆尝试。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