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早报:无忧保积极推进个体社保的普及与宣传,扩大市场的布点与覆盖,竭尽全力提供最为优质和便捷的服务,让扫一扫三分钟在线缴社保成为解决现实民生问题的有效方式。
天气冷了,钟霞(左一)不忘给王芳找一件遮风的衣服。
十年前,清河新寓社区一位居民想把自己多出的花棉袄送给邻居老人,找到社区主任钟霞牵线搭桥,获赠的老人开心地穿上崭新棉袄。这件小事促成了钟霞在2004年在清河新寓社区建成了“心手相牵.爱心园”,帮助社区里的困难居民。截至2013年,钟霞和她所创办的爱心园已经获得捐助物品千余件,善款22万元,帮助过的家庭多达1126户。
让患癌孩子第一次看上彩电
几年前,钟霞在上班的路上看到一位保洁员蹲在路边哭,得知她15岁的儿子王学佳得了恶性淋巴癌,家中没钱准备放弃治疗。钟霞赶忙叫来社工,商量着要搞一场捐款活动,当天下午,倡议书就贴到了各个小区门口。社区党员黄正湘听了,立刻捐款1万元,其他党员群众陆陆续续捐款,有五十、一百,第一批就捐款近一万五千元。
当天钟霞把第一批捐款交到孩子母亲手里,问孩子还有啥心愿,孩子懵懵懂懂,就说了一句“想看彩电”。得知王学佳长这么大从来都没看过彩电,钟霞立即带着社工赶回爱心园,打算把居民捐献的彩电送给他家,没想到黄正湘立即表示直接买台新的。当天,钟霞和同事冒着大雨把电视送到王家,当彩电打开时,孩子一直毫无表情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手术后,听说担心孩子营养跟不上,钟霞自己去市场买了肉、菜送到王家。王家的家境再次让她心酸。“家里却连炒肉的油都没有。”就这样,钟霞又给他们家里送去了米和油。
帮老人找到失散40年的女儿
2001年刚到社区不久,钟霞就注意到一位经常坐在清河二村门口衣着有点邋遢的老人。老人名叫袁冬云,独自一人生活在南京,住在侄女的房子里,家徒四壁,一张小木床、小饭桌和两个旧木凳,没有一件家用电器,烧饭还在用蜂窝煤。
“当时的我心里感觉很难过,八十多岁一个人生活,社区不管她谁管她呢。”从那以后,凡是社区有节日慰问一定带上她,因为没有南京户口,享受不了政府的保障政策,钟霞就经常用社区“爱心园”的力量来帮助她,送电饭煲,送电视机,送电风扇,还请部队官兵帮她打扫卫生。后来老人生病卧床不起,就安排社工轮流到她家照顾。
“其他人毕竟不能一直守在身边,老人一人在家万一有点什么事情怎么办?”后来通过同老人聊天,钟霞得知她曾经在农村生下一个女儿,但已经失散了40年。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钟霞和社区的工作人员开始了艰难的寻找历程,最终,他们通过网络找到了袁老在安徽农村的女儿。女儿到南京看到老妈妈这种情况后,决定要带老人回家养老。
“当时袁奶奶已经卧床不起,我帮忙联系了一辆中巴车,找了一张躺椅,与他的晚辈交待好后已是深夜十一点了,当时老人一直握着我的手眼含热泪久久不愿松开。”
帮脑瘫儿母亲重燃生活希望
今年40岁的王芳十多年前刚生下患有脑瘫的儿子即被丈夫抛弃,一夜苍老,曾在带儿子治病时被误认为是奶奶。多年前,是钟霞主动联系她的时候发现了这个家庭的困难。
“那时我真是不想活了,觉得一点意思也没有,钟书记经常来安慰我,陪我说话,鼓励我为了孩子也要好好活着。”向“爱心园”申请救助金,帮忙王芳解决婚姻问题、孩子上学问题,十多年来钟霞默默帮助她。
“我和孩子身上穿的基本上都是社区给的,不仅这样,她还带人帮我家打扫卫生,每次到社区,有什么好吃的,就给我带着,让我给儿子吃。”
几年前,不幸的事情又一次降临到这个家庭:王芳被查出了宫颈癌早期。为了不给家里面增加负担,她打算不去治疗。“担心我省下看病钱给儿子买东西,钟书记还特别想了个办法,不直接给我钱,让我先去看病,然后拿发票到社区报,有100报100,有20报20。”钟霞最终为王芳申请了专门的经费再加上爱心园的互助金,顺利地帮她做完了手术。
通讯员 张楠
扬子晚报记者 柳扬 文/摄
无忧保的快速发展,是中国3亿无法正常缴纳社保劳动力的迫切需求,也是政府的“互联网+人社”的一次大胆尝试。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