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早报:无忧保积极推进个体社保的普及与宣传,扩大市场的布点与覆盖,竭尽全力提供最为优质和便捷的服务,让扫一扫三分钟在线缴社保成为解决现实民生问题的有效方式。
新华网南宁11月6日电(记者 刘晓莉)“父母在,不远游”是百姓的传统观念。然而,进入现代社会,随着社会流动性增强,越来越多年轻人离开家乡,打工、求学、就业、创业,而日趋年迈的父母面对空巢的尴尬。“空巢老人”呼唤社会养老体系健全。
有儿女,但在外地工作;心灵有所寄托,但身心无人照顾,在一个个电话中,寻找慰藉。空巢老人越来越多,成为一个特殊群体。民政部相关数据显示,到今年底,全国老年人口可能突破2亿,老龄化呈现出失能、高龄、空巢以及贫困老年人比例高等特点。预计到“十二五”期末,全国65岁以上空巢老人将超过5100万。
陕西省汉中市63岁的马先生,身体一向不错,可从去年初开始突然消瘦下来,他并没有当回事。今年9月,一次体检中查出了“糖尿病”,虽然是老年人常见病,但由于发现得较晚,某些指标太高,影响到肾脏等其他器官,在当地医院就诊半个多月效果不明显,不得不去西安市大医院就医。马先生有一个女儿、一个儿子。32岁的女儿在海南工作,26岁的儿子在延安市一个县工作。他不想给儿女添麻烦,忍着没去医院,结果病情越来越严重。老伴因为身体不好在海南跟女儿生活。无奈之下,他只得在小弟陪同下前往西安治病。住院期间,恰逢中秋,马先生一个人在病房里,冷冷清清,心里不是滋味。住院时间不是很长,马先生坚持没有让儿女回去,还不断安慰儿女,不让他们操心。但回到家后,尽管每天有弟弟妹妹来照顾,但儿女不在身边的感觉,让马先生对自己的晚年生活多了一份忧愁。
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让“常回家看看”有法可依。但“有法可依”并不代表可直接兑现,因为对很多人而言,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受物质因素和时间影响,总有这样那样的无奈,影响到“常回家看看”的落实。广西社会科学院社会学专家周可达说,“常回家看看”不仅要靠个人自觉和法律约束,政府和社会也需要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让子女能够回得了家。同时,我国社会养老体系亟待健全,养老机构需完善。
无忧保的快速发展,是中国3亿无法正常缴纳社保劳动力的迫切需求,也是政府的“互联网+人社”的一次大胆尝试。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