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上海民警发微博赞扬州老人

2018-06-08 08:00:01 无忧保

无忧保早报:无忧保积极推进个体社保的普及与宣传,扩大市场的布点与覆盖,竭尽全力提供最为优质和便捷的服务,让扫一扫三分钟在线缴社保成为解决现实民生问题的有效方式。

  30元钱的分量有多重?在今天看来,也就值一盒快餐钱;然而,对于上海南火车站派出所的民警们来说,30元钱饱含了热心、诚信、感动……近日,一则关于“一位老人的来信”的微博在网上热传。这封信不仅感动了向老人提供帮助的上海民警,更使众多网友为这位扬州老人的诚信所动容。

  一条微博引发关注

  扬州老人感谢上海民警

  本月7日下午,上海铁路公安局上海公安处官方微博@上海铁路公安在线发布了一条微博,标题叫《一位老人的来信》:“近日,一位来上海游玩的老爷爷不慎遗失钱包,因没有手机无法和家人取得联络,无奈之下只好向上海南火车站派出所民警求助。民警小王了解情况后,自掏腰包帮老人买了回家的车票。几天后,老人从扬州寄来一封信,信中还夹着民警帮他垫付的100元钱。老人家,您的诚信也让我们感动!”

  该微博的下方,附有老人写来的感谢信和100元钱的照片。信上写的是:“小王,谢谢您上次的援助,今将钱款如数归还,如今后您和您的同事来扬州旅游,请电话我一下,我会开车来接并为你们做义务导游。老人:苏鸿海。”

  该条微博发出不久,上海铁路公安处位于各个区域的官方微博纷纷转发。@上海铁路公安处苏州站派出所转发并评论称:“一位老人的来信,诚信乃做人之本。”随后,在很短时间内,这条微博引起众多网友的关注。

  当事民警被感动

  7年里仅两次有人还钱

  昨天,记者辗转与上海南火车站派出所取得联系。提到这封来信,当天为老人提供帮助的“小王”十分激动。她说:“我一直欠老人一声感谢,愿好人一生平安。”

  原来,老人信中的“小王”叫王雅芳,是上海南火车站派出所的一名民警。

  王雅芳告诉记者,由于微博是别人发的,所以与事实有些许出入:一是她借给老人30元钱,不是100元钱;二是老人是专程赶到上海来还钱的,并非寄信过来还钱的。“在我当班的过程中,经常会接到市民的求助,但我对苏先生的印象特别深刻。”

  王雅芳说,她在上海南火车站派出所做民警已经有7年,几乎每天都会遇到市民求助,只要是力所能及的,她都会帮助。“好多人拿了钱就走了,至今也没有还。当然,我们也不要求他们一定要还。”

  “在我当班的7年中,只遇到两次借钱并还钱的案例:一次是在我刚开始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一次就是这位来自扬州的老人。”王雅芳说,“这30元钱虽然不算多,但是一位老人的诚信,令我非常感动。”

  民警回忆当日经过

  老人乘车300公里还钱

  虽然记不清具体是哪一天发生的事,但当天的经过王雅芳仍历历在目。“一周之前的某一天,派出所接收到一位老人。老人是从扬州来上海看病的,不慎把钱包给遗失了。由于没带手机,无法与家人取得联系,于是就向我们求助。”王雅芳告诉记者,像老人这样的遭遇,派出所的民警们屡见不鲜,“甚至成为一些惯犯行骗的伎俩”。所以,起初王雅芳也心有怀疑。

  王雅芳仔细打量着站在她面前的这位老人:衣着得体,谈吐稳重,花白的头发已被汗水打湿。“这是我刚从医院拿到的检查报告,上面有我的名字和家庭住址,麻烦您借我30元钱,让我打车回亲戚家,改天我一定把钱还给您。”老人一边说着,一边把检查报告拿出来。

  王雅芳没多想,就从身上掏出30元钱,为老人叫了一辆出租车,上车的时候还嘱咐他:“钱不多,您不用还了。”

  没想到,几天之后,老人从300公里之外的扬州赶到上海,把钱还了回来。“由于当时我在外巡逻,老人临走之前写了一封感谢信,留下100元,放在我的办公桌上。”

  寻找扬州好人

  希望通过本报找到苏鸿海

  王雅芳说,她一直欠老人一声感谢。虽然老人在感谢信上留了联系方式,但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不知道老人现在身体状况如何,希望通过扬州晚报能与他取得联系。”

  随后,记者根据王雅芳提供的电话,试着寻找苏鸿海老人,但截至记者发稿前,老人的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苏鸿海老人,您在哪里?如果您看到了我们的报道,或者有市民认识苏鸿海,能够提供他的住址或联系方式,欢迎拨打本报热线96496或18012127286。

  记者 车林 陈高君

  【网友评论】

  感动也是相互的

  “这是一种信任!最淳朴的……”“感动,也是相互的哦”……该条微博在网上转发后,网友纷纷留言,对王雅芳民警助人为乐的精神表示称赞,并对一言九鼎的扬州老人苏鸿海大加赞赏,表示“又相信助人为乐了”。

  港城铁警在线:一位老人的来信,诚信乃做人之本

  欧巴浦东Style:我转的是正能量

  王燚博:为诚信。也谢谢这位民警

  茶叶的美丽人生:都是好人

  大武口检察:感动,也是相互的哦

  【学者点评】

  扬州好人的又一种样本

  扬州大学社会与发展学院副教授朱季康认为,无论是民警王雅芳的助人为乐,还是扬州老人苏鸿海主动赴上海还钱的行为,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扬州好人早已成为一种现象,一种流行,苏鸿海的举动为扬州好人精神注入了更多内涵,为扬州好人提供了另一个新的样本。

  “这是一种美德的互动,让正能量得以延续。我们的社会需要助人为乐,但更需要感恩教育。”他说,现在社会上有些人,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非常感动,但事情过去之后,又觉得别人的帮助是理所当然的,这是缺少感恩教育。“扬州老人苏鸿海的行为,体现了社会文明的良性互动,不光让得到帮助的人得到感动,也让做好事的人能得到感动,这才是老人乘车300公里归还钱的真正意义所在,值得所有的人学习和反思。”

无忧保的快速发展,是中国3亿无法正常缴纳社保劳动力的迫切需求,也是政府的“互联网+人社”的一次大胆尝试。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