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早报:无忧保是业界领先的个体社保自助缴纳平台,全国首创通过微信平台提供新型社保缴纳服务,全面开启中国社保自由缴时代。
本报评论员 肖畅
年过五旬的王宝霞接连经历丧子、离婚的痛苦,如今连做手术都无人签字,在社区居委会、计生委的帮助下,她的手术才得以开展。但不幸的是,昨晚手术后她进了重症监护室,生死未卜。在王宝霞身上,我们清楚地看到失独老人的艰难境遇。本报对此跟踪报道,不仅仅是为了还原一位失独老人的境遇,更是希望借此引起社会对失独老人群体的关注。(详见本报近日连续报道)
有人说,失独老人比“空巢老人”更“空巢”,这一点没错。他们不是家人外出,而是几乎没有家人。对于“空巢老人”而言,社会化养老是家庭养老的替代或者延伸,而对于失独老人来说,社会化养老是唯一的救命稻草。
在各种养老问题上,失独老人的问题应被视为重中之重。他们曾接受国家政策的安排,如今应享受国家政策的特殊照顾,政策要有完整性,这应从失独问题上得到体现。这就是说,养老保障关注失独老人不是对制度的完善与丰富,而是制度的基本前提。
我国的养老制度正经历着家庭养老为主到社会化养老为主的转型,应当承认,这是迟来的转型。家庭养老仅体现为家庭成员权利、义务的界定,原本只是单纯的法律问题,与国家福利体系没有关系。社会化养老则是国家福利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法律提供依据,也需要政府着手构建具体的制度,并提供相应的资源。可以说,作为国家福利体系的养老只能是社会化养老,家庭养老不是补充,更不是主体。
当然,新近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将二者的关系进行了新的调整:居家养老、社会服务。这是一种人性化的调整,既考虑到国家责任,也引入了社会力量,公益组织的作用得到体现,老人也得到了方便。这一调整,体现了国家“十二五”规划设定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这一理念。事实上,武汉在“十二五”规划的第一个年头就做出过相应的尝试,当年的市“两会”上提出过以社区为载体,建立居家养老的十分钟生活圈,此可谓居家养老、社会服务的一种雏形,只是不知进展如何。
然而,居家养老、社会服务只是一种概念上的提法,“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还只是一个宏观框架,具体如何实施,目前的法律文本还只是各种“建议”、“提倡”、“根据有关规定”。目前为止,国家在基本养老保障上有了明确的法律规定、政策措施,也就是有了明确的制度和体系,至于如何实现“多层次”,尤其是切实保障失独老人,愿景多于具体操作。
一直以来,单独针对失独老人的保障,多是由计生政策完成的,国家养老保障体系并不曾优先考虑到他们,“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还是新近的规划。而计生政策提供的保障待遇,补偿意义大,保障意义弱。更重要的是,失独老人的生活问题被勉强考虑到,而精神慰藉因素很少被谈及。
正视失独老人问题,相当于重新审视国家养老保障体系。国家保障有“多层次”,这涉及到不同类型的老人会有不同的排序,制度构建、政策措施的时间有先后,但谁被优先考虑不能仅仅根据新闻热点和社会关注度走,国家层面应有科学的规划和人性化的考虑。而从我们自身的判断而言,失独老人就应优先被考虑到。这不仅是因为他们相对最需要保障,更是因为他们曾承受了政策的代价,如今需要加倍补偿。
众所周知,社保断缴的风险非常大,会影响到医保就医、买房、摇号、子女入学诸多方面,因此稳定、便捷、成熟、官方认证成了评价社保服务业的首要因素。无忧保自成立以来,专注个体社保和公积金服务,五大优势六大保障确保社保缴纳无忧,安全无忧,调基无忧,资金无忧,成为C端客户的首选品牌信任品牌。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