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九旬老人戴行舟夫妇的别样晚年

2018-06-11 08:00:01 无忧保

无忧保早报:无忧保积极推进个体社保的普及与宣传,扩大市场的布点与覆盖,竭尽全力提供最为优质和便捷的服务,让扫一扫三分钟在线缴社保成为解决现实民生问题的有效方式。

  鄞州芝兰新城的拆迁安置房里,九旬老人戴行舟王阿毛夫妇捡来的垃圾把近80平方米的两室一厅堆得满满当当。他们穿的是捡来的衣服,甚至还吃捡来的菜,食物常常是过期的,冰箱里塞着发霉的馒头。

  邻居们知道,这对九旬老夫妻是“破烂王”,省吃俭用,还常常帮助别人。但大家不知道的是,丈夫戴行舟在30多年前,是上海国际饭店的大厨,还被外交部借调过,多次出国。

  从外交部大厨,到如今的社区“破烂王”,戴行舟和老伴经历了怎样的人生?

  记者 樊卓婧 程鑫

  满屋的“宝贝”和被遗忘的“废物”

  两位老人的家,从厨房到卫生间,几乎没有落脚的地方。塑料瓶、纸盒、衣服、鞋子等物,一件挨着一件,盘踞在床上、桌上、地上,以及其他能放东西的地方,有的已经顺着墙爬到了天花板。

  出人意料的是,这几间堆满垃圾的屋子竟没多大异味,仔细看去,虽然东西多而杂,但都是分门别类的,摆得也算有条理。

  进门的大麻袋里,装的都是鞋,老太太捡来后,都洗干净了,一双双捆好,看起来也不算太破旧,她觉得总有人会需要;五颜六色的毛衣堆在椅子上,裤子则在旁边的塑料袋里,也都是洗干净了的,她说会有外来务工人员来挑;最上面的地方堆着泡沫塑料,老太太说行情好的时候可以卖2元钱一公斤;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各种品牌的LOGO,百思图的鞋盒子里,整整齐齐地码着各种小毛巾,而一个ONLY的购物袋里,则是一叠一叠的草纸……

  只要你愿意听,老太太王阿毛可以如数家珍一件件给你介绍。1921年出生的她,一口牙差不多都掉光了,笑起来咧着嘴,嗓门很大。这一屋子的东西是老夫妻最近几个月的收获。

  以前都是老伴戴行舟骑着三轮车出去,一趟趟把破烂捡回来,而老太太负责分类、整理、清洗。老伴戴行舟比她大两岁,1919年出生,现在腿脚不灵便,走路得靠拐杖,所以出去得少了,但老太太却一如既往地坚持着。

  早上4点多钟,天还没亮,她就起床了,先在小区的垃圾桶里转悠一圈,在环卫工人来清理垃圾桶之前,她要翻遍所有的垃圾桶,有虫的米和面、过期的方便面、发了霉的馒头、鞋子、衣服……全在她的回收范围。

  老太太的视力不好,一只眼睛几近失明,靠着微弱的视力,她要对回收来的所有废品进行分拣,能吃的放在冰箱里,能穿的清洗后打包,送给需要的人。老两口在附近小有名气,时间长了,有好心的邻居会主动把不用的东西送上门,也有些比较困难的人“慕名而来”,挑一点有用的东西带走。

  老太太有时候也会跟来人讲起,老伴以前是大厨,出过国。听的人看看屋子,再看看不太说话的老头,笑一笑,不大相信。记者问起,有什么东西可以证明,比如证件什么的?老太太想了想:“有是有,不知道放哪了。老头说这东西没用,不如丢了。”

  话虽如此,老太太找了起来。床底下,桌子底下,箱子里面,一屋子“宝贝”翻了遍,突然好像想起了什么,一手扶着衣柜,一脚踩上废物堆,记者赶忙上前搀扶。老太太从衣柜顶抱下一个铁皮盒子,像孩子一样露出得意的神色,冲着老头嚷:“不是在这儿嘛,老说扔掉扔掉,还好我给你留着!”

  好不容易将生锈的盒子打开,和发黄的证件、老照片一起跳出来的是一段尘封的往事。

  盒子里的证件和箱子里的风光往事

  盒子最上面是两本发黄的证件,一本皱巴巴的退休证,记录了戴行舟曾经风光的事业:1949年5月参加工作,连续工龄35年,工种是厨师,单位是外交部行政司,退休时间为1980年1月15日,级别为技术二级。

  另一本的历史更为久远,是上海市工会联合会的会员证,入会日期是1949年11月,发证日期是1957年3月,发证单位是国际大饭店。

  铁盒底部放着一本繁体字印刷的《中国名菜谱》第九辑。该书系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63年出版的,记录了所有的上海名菜点的配料和烹饪方法。书里还夹着一张照片。

  照片上的人就是戴行舟,看上去四五十岁,站在一幢很宏伟的大楼前,眼里自信满满。

  戴行舟不记得这是在哪里拍的了,他有轻微的老年痴呆,多数时间都沉默地坐着,看到照片,眼睛亮了下:“对,就是我。”他含糊地说,是“出国前”,此外再也想不起更多的细节。

  老太太也不太清楚,丈夫的事业,她从没参与过。她的记忆中,丈夫很小的时候就出去做学徒,28岁进了上海国际饭店。作为童养媳的她一直留在宁波老家,鄞州钟公庙董家,照顾老人和弟妹,她只去过两次上海,在外国人进进出出的饭店门口犹豫着不敢进去。后来,丈夫又去了北京,还告诉她,是时任上海市市长陈毅点名的,把他借调到了外交部,老太太于是就记住了陈毅这个名字。然后,他就经常出国。老太太不太识字,但是她清清楚楚地记得丈夫去过的两个国家的名字,一个是南斯拉夫,另一个是埃塞俄比亚。

  记忆一点点被打开,老太太想起来,在他们的卧室里,压在一堆杂物下面的一个箱子里,装着丈夫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随团出国时穿的衣服。

  箱子打开,一堆旧毛衣下,老太太找到了一件双排扣的礼服,一件呢大衣,分别配有帽子,制作考究。就是在今天,那些衣服的布料和样式都属上乘之作。

  戴行舟驻着拐杖走过来,摸了摸衣服,在记者建议他穿一穿,他欣然同意了。

  穿上衣服,戴上帽子,照片上的时光,好像又回来了。记者问他,印象最深的事是什么,老人说了句:“陈毅,他喜欢吃什么,我就做什么。”

  老太太说:“这套衣服他退休回来就舍不得穿了,老头子年轻时个子很高,也很魁梧,所以他的衣服都很大,别人穿不了,就这样一直放着了。现在旧衣服才一元钱一公斤,我舍不得卖呀。”

  老太太把这些衣服熨烫得整整齐齐,平整地放在箱子里,一放就是几十年,一起锁在箱子里的,还有那段风光的岁月。

  家里的孩子也隐约记得那段岁月,老人的大外孙宋林回忆说,小时候,每每外公从上海回来,那就是每个孩子的节日,因为他的行李箱里总有很多好吃的和新鲜玩意儿。外公退休的时候他已经读初中了,那一天他印象深刻:老人回来的时候,拎着皮箱,西装革履,说再也不走了。然后,考究的大厨,慢慢就变成了一个普通的农村老头儿。

无忧保的快速发展,是中国3亿无法正常缴纳社保劳动力的迫切需求,也是政府的“互联网+人社”的一次大胆尝试。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