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早报:无忧保是业界领先的个体社保自助缴纳平台,全国首创通过微信平台提供新型社保缴纳服务,全面开启中国社保自由缴时代。
本报讯(记者 单学熙)我国首次发布的“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研究报告”显示,全国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约有3300万,其中完全失能老年人1080万。而本市一项调查显示,全市失能老人总数已经超过12万。照顾这些老人让家庭负担过于沉重,照料资金不足、无处可以照料让失能老人处境窘迫。
昨日记者了解到,到2015年,本市为失能老人建设的老年护养院床位不低于养老机构总床位的60%,同时,各区县要针对老年痴呆病、临终关怀、康复训练、少数民族等不同人群建立特殊需求养老机构。
失能老人照料面临三大难题
中国社会福利协会副会长、天津鹤童老年福利协会副理事长方嘉珂提出,目前失能老人在照料方面面临三个难题:无钱,没有足够的资金支付养老机构或是专业保姆的费用;无处,没有足够的养老床位;无人,缺少专业的护理人员。要解决这三个难题,需要全社会加大关注力度,给失能老人提供资金补贴。“同时,需要增加养老机构,特别是公建民营的养老机构,大力培养高技能的专业护理人员,而且要实现护理人员的本土化。”方嘉珂表示。
专业训练能帮老人避免失能
据了解,本市国办养老院以接收失能老人为主,但由于入院人员流动性较小,床位固定,目前失能老人想入住国办养老院是十分困难的。市养老院院长孙兆元表示,本市具有丰富护理经验的护理人员很少,而社区医院则拥有一批经过专门训练的医务及护理人员,他们是未来老龄化社会相当可贵而又难得的人力资源,应该利用起来。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失能老人的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减少失能老人的数量。老人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应该多注重保养,加强锻炼,尽量避免失能。对于已经失能的老人,应该积极治疗,使其尽快恢复,在平时的照料中要尽可能保证老人尚有的身体功能正常使用,并积极开发新功能。”孙院长表示,经过专业的康复训练,很多卧床老人都能坐起来,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社会养老重点服务失能老人
“针对这种情况,本市将要构建养老服务体系,探索建立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逐步实现"三个转变",即:由传统的单纯依靠子女和家庭养老向社会化养老转变;由单一的分散居家养老向以分散居家养老为主、集中居家养老为辅转变;老年人社会福利服务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同时,进一步完善对经济困难且生活需要照顾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扶持政策,扩大服务人群覆盖范围。”有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本市将以老年人为本,把做好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精神慰藉、医疗保健、应急救助等作为重点服务内容,将经济困难老人、失能失智老人、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和80岁以上高龄老人等作为服务重点。发展居家养老服务队伍,鼓励各类养老服务企业和社会组织发展专业养老服务队伍,同时加强行业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服务水平,为老人更好地服务。
新闻链接
啥叫“失能老人”
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称为“失能老人”。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吃饭、穿衣、上下床、上厕所、室内走动、洗澡6项指标中,一到两项“做不了”的,定义为“轻度失能”;三到四项“做不了”的,定义为“中度失能”;五到六项“做不了”的,定义为“重度失能”。
众所周知,社保断缴的风险非常大,会影响到医保就医、买房、摇号、子女入学诸多方面,因此稳定、便捷、成熟、官方认证成了评价社保服务业的首要因素。无忧保自成立以来,专注个体社保和公积金服务,五大优势六大保障确保社保缴纳无忧,安全无忧,调基无忧,资金无忧,成为C端客户的首选品牌信任品牌。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