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早报:无忧保积极推进个体社保的普及与宣传,扩大市场的布点与覆盖,竭尽全力提供最为优质和便捷的服务,让扫一扫三分钟在线缴社保成为解决现实民生问题的有效方式。
据《劳动报》报道,近日人社部发布“全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情况”显示,到2012年底,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22968亿元,相当于3.09名职工养一退休者。与此同时,官方数据显示,今年有累计3800万人中断缴保险。
一方面人社部力证养老金没有缺口,另一方面参保者开始“弃保”,再加上网上热议“每月定存500元,养老不再靠国家”,大众对于养老问题情绪复杂。
上周,本报官网发起第6期劳动调查“年轻人今后靠啥养老”,截至昨日吸引1103位网友参与投票,结果显示,选择自我养老的比例远远高于国家养老。
调查
31%网友认同“自我养老”超过“靠养老金”近一倍
在本报官网发起的“年轻人今后靠啥养老”调查中,选择“每月定存一笔钱,或购买理财产品作为养老金储备”占比31%,高居榜首。有20%的网友选择了“从来没想过养老问题”,紧随其后。
17%的网友选择“仅靠退休后拿养老金”,在所有选项的占比排名中位列倒数第二。另有11%的网友倾向于“抓紧买房”,位列末席。
同时,本报还通过辰智咨询在调研吧平台向全国网友发起了一份“年轻人养老观念调查”,回收2687份样本,受访群体均为35岁以下年轻人。
该项调查显示,在网友首选的三大养老方式中,选择“每月定存一笔钱”和“购买理财产品作为养老储备”是“仅靠退休后靠养老金”的近两倍。
值得一提的是,在“还没想过养老问题”的选项上,上海网友的比例为9.95%,比全国网友低近4个百分点,也就是说,上海网友相对全国网友更重视养老问题。
观点
自我养老是“补充”而非“取代”
“自我养老”高居调查榜首,“每月定存500元,养老不再靠国家”的持续热议,以及3800万人“弃保”,无不凸显民众对国家养老的“看淡”。
在本报官网的该项调查评论区中,可以看出网友对养老问题的纠结与探索。
有细心网友算了一笔账:“一个22岁的大学毕业生,假定每月支出2500元,那么每年支出约3万元,还有30年退休的话,3万乘以30有90万元。这90万元是按照此时此刻的价值来计算的,假定每年有5%的通货膨胀率,30年以后这个养老数字将远超百万。所以,靠社保养老是远远不够的。”
有网友补充道:“等到老了,就算消费欲望降低,随着健康状况恶化而增加的医疗费用也是个庞大的数字,一定得从现在起就储蓄、投资。”
尽管网友对自我养老的认同度很高,但不意味着与国家养老“非此即彼”的态度。有网友指出:“物价会上涨,银行利率也有可能降低。养老还是得靠国家和社会,如果完全靠个人,那和小农经济时代的自生自灭还有啥区别?”
也有网友表示,“如果我们真的有这种每月定存500元,坚持30年不变的毅力,那么应该可以对我们未来的养老保障起到一种有益的补充作用。但是如果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这种自我养老上,可能会面临诸多风险,导致自己陷入老无所依的境地。”
网友评论中还存在着另一种声音—从未考虑养老问题。
现实压力是一大因素。有网友认为,如今的年轻群体压力大、无闲钱,无暇顾及养老:“一生中人生规划早期主要关注自己的就业、结婚、生育,包括现在住房问题,逐步才有额外的资金或者是额外储蓄为自己的养老做准备。”
还有网友认为,距离退休时间还早,计划不如变化快,太早考虑意义不大,“没啥好急的,等到30年后80后、90后退休,正好是"单独开放二胎潮"进入工作阶段,成为缴纳养老金的主力人群,人口红利又回来了,养老金缺口还怕补不上?”
专家
社保应提升收益率透明度支配度
对于年轻人认同自我养老胜过国家养老,记者采访了复旦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封进教授,她表示,社保收益低、透明度低、不能灵活支配三大因素造成了该现象。
“就制度本身而言,如果参保者收入不算低,且不能很长寿,那么这种制度中的净收益是负的。”另外,现在的社保一旦存入,只能等到养老金下发才能取出,“而年轻人迫于生活压力,即便有钱也觉得要先解决眼前之需,自然不太愿意缴纳社保。”
封教授表示,民众对养老制度参与度不高已经摆在台面上,政府在增强制度吸引力方面有可作为的空间,比如在这次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决定》中就提到了要考虑适当降低缴费率。
“如果缴费率降低,缴费负担减轻,在领取养老金不变的前提下,收益率就会提高,而且养老保险风险相对较低,会吸引更多人来参保。上海从近期开始,企业方面的缴费率降了1个百分点,这可能是以后的大趋势。”
在增强社保制度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方面,她建议个人账户管理可以参考新加坡模式,“新加坡是中央公积金制度,对养老的账户管理比较灵活,参保人在一定年龄之前账户资金可以用于其他方面,如教育、购房、买车、结婚,一定年龄之后账户关闭。这种模式可以满足参保人的不同生命周期的要求,以此吸引年轻人。”除了增加灵活性,她指出还必须增加透明度,及时公布账户资金的运用、收益率、余额等信息。
相关链接
美国:从工作起就要攒养老金
美国人从开始工作起,一件不可忽视的理财规划就是如何做好养老金积攒的规划。由于私营企业多为雇员提供退休储蓄计划,这也使得打工族能够有效地积攒养老金。
德国:多数人选择私人养老保险
与其他欧盟国家相比,德国的养老金体系在经受了2009年经济危机、2011年欧债危机的洗礼后仍保持稳定。德国的养老金系统包括三个部分,分别由法定养老保险、低收入职工安全年金和绝大多数人选择的私人养老保险计划组成。
无忧保的快速发展,是中国3亿无法正常缴纳社保劳动力的迫切需求,也是政府的“互联网+人社”的一次大胆尝试。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