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早报:无忧保积极推进个体社保的普及与宣传,扩大市场的布点与覆盖,竭尽全力提供最为优质和便捷的服务,让扫一扫三分钟在线缴社保成为解决现实民生问题的有效方式。
东方网记者刘歆12月10日报道:今天,由上海市老年学学会和青松机构共同发起的“风中救援”大型公益活动在沪签约“共建2014社区健康”,为推进上海老年宜居社区建设和居家养老服务事业提供社会化的解决方案。
据悉,该活动计划在一年时间内为北京、上海两地的2万名中风老人提供免费上门康复护理服务,包括七次康复服务和一次评估。目前在上海计划服务1万名老人,现已有1千多人报名。活动将依托社区的日间照料平台和一对一的上门服务形式,把专业的居家康复护理服务送到沪上有需要的老人家中。
据青松康复护理机构负责人介绍,自该机构进入上海的2年内,已经为2万多名老年人提供了康复护理,其需求和发展的速度远超北京。其中,一成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为“三无老人”和特困群体提供托底保障。其余绝大部分,则通过市场来推进。
其为老人提供的日常康复护理包括病心脏病、脑梗、老年痴呆、帕金森等多种老年慢性病的康复锻炼、病情观察和专业护理。服务的方式为一对一上门式,康复方案根据老人不同的情况进行个性化定制,平均每周提供2至3次服务,每月收费平均为1500元左右。
2006年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的护理咨询师火春雷告诉东方网记者,她刚刚放弃了医生的工作转投这家社会养老护理机构。她十分看好这一行未来在上海的发展。从事这个行业,让她不必再为医患关系紧张而担心,康复师和老人之间的关系十分融洽。
而亲身体验过上门康复服务的老人也认为,这种在家接受康复护理的方式减少了去医院排队奔波之苦,也不用看医护人员的脸色。尤其是对于失能失智老年人来说,这种居家康复护理的方式更专业,让亲人省了不少心。
上海市老年学学会秘书长孙鹏镖介绍,上海养老床位紧张,只有3%的老年人有机会进入养老机构,97%的老人只能居家养老安度晚年。很多老人对于公立康复医院很欢迎,但是一听说是社会力量办的养老康复机构心里就没底。此外记者了解到,目前居家康复服务这块尚未进入医保,也是让老人犯愁的一个原因。
不过,今年9月份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正积极推动“医养融合”发展,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主体作用,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满足多样化养老服务。
无忧保的快速发展,是中国3亿无法正常缴纳社保劳动力的迫切需求,也是政府的“互联网+人社”的一次大胆尝试。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