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早报:无忧保积极推进个体社保的普及与宣传,扩大市场的布点与覆盖,竭尽全力提供最为优质和便捷的服务,让扫一扫三分钟在线缴社保成为解决现实民生问题的有效方式。
千龙网讯(记者 杨敏)2013年12月7日,千龙网友20余人来到史家胡同博物馆,现场聆听到最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叫卖吆喝声。这是朝阳门街道办事处主办的第二期《史家胡同民俗讲座》,由京城“叫卖老人”崔燕民和人艺编剧蓝荫海主讲京城叫卖声。
2013年12月7日,千龙网友在史家胡同博物馆聆听民俗讲座《“叫卖老人”带你走近老北京声音》现场合影。 摄影 高炮兵
各地有各地叫卖的特色,北京通称“吆喝”。老北京“吆喝”最能移情。“叫卖老人”崔燕民面如古铜,单手抚耳,嘴里传出悠长的吆喝声,“卖大小金鱼儿嘞”、“红炮台、绿炮台、还有粉包大前门”“磨剪子来—锵菜刀”“零卖布头儿哦”“小枣儿的豌豆黄儿来,大块儿的唉”“蛤蟆咕嘟大田螺蛳来哟”“扒糕哇,筋刀酸辣呀—”“酱豆腐,臭豆腐”“豆腐脑儿热耶”“卤煮喂,炸豆腐”“酸甜的豆汁儿来—麻豆腐”“葫芦儿—冰糖的唉”“送财神爷来啦—请喽”……他嗓音虽略带几分苍凉,但底气很足。他的声音本就有摄人心魄之力,喊出来的词儿花样百出,却又字字清楚,一个个直住你的心里钻。 12月7日,千龙网友在史家胡同博物馆聆听民俗讲座《“叫卖老人”带你走近老北京声音》,“叫卖老人”崔燕民现场表演老北京叫卖。 摄影 北京行旅摄影崔燕民自幼家境贫困,刚过10岁就走上了小买卖之路。如今他掌握了许多老北京传统吆喝,但苦于找不到传人。“我今年已经83岁了,真希望能找到传人,把老北京的叫卖和传统传承下来,丢失了,觉得对不起北京,对不起祖国。我活一天就要讲一天。”
随着台上一声声抑扬顿挫的吆喝声,坐在台下的网友们或举起相机抓拍,或拿出手机抓紧录音,或闭目细细品味。现场仿佛闪回到几十年前的老北京城,平房、胡同、推车,吆喝,勾起部分老年网友的回忆和感慨。网友“高炮兵”说,两位老先生虽都已八十多岁高龄,但是吆喝起叫卖声来还是那么宏亮有力,让人惊叹。网友“三月溪”说,传承中华文化,是每个公民的义务。网友“空谷幽兰JJ”说:“我真心的希望有志者接过崔老爷子的班,把祖国文化传承下来!” 网友“新跃”说:“我们被83岁"叫卖老人"崔燕民的叫卖声以及老人迫切传承老北京文化的精神所感动。祝愿老人的心愿早日实现。”
如今,京城胡同里的叫卖声虽然偶尔还能听到,但同五六十年代比较,毕竟是少多了。你若还想听那“岁月的吟唱”,大概只能去博物馆中寻找了。
活动专辑:随“叫卖老人”的吟唱走近老北京声音
无忧保的快速发展,是中国3亿无法正常缴纳社保劳动力的迫切需求,也是政府的“互联网+人社”的一次大胆尝试。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