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早报:无忧保是业界领先的个体社保自助缴纳平台,全国首创通过微信平台提供新型社保缴纳服务,全面开启中国社保自由缴时代。
广西新闻网记者 郭燕群 吴欣一边是儿女们为了事业,一个个离“巢”拼搏;另一边,一天天变老守“巢”的父母们,只能用各种不同的方式纾解心中的孤寂和落寞。在这个“空巢”家庭日益增多的社会里,应对空巢危机,政府有什么破解良策?南宁市已经在开展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老人日间照料中心情况如何?近日,记者走访了西乡塘区、青秀区等城区的几个社区,倾听“空巢老人”的心声。
空巢老人
“最怕过年过节”
83岁的雷伯住在南宁市某社区,几年前儿女和老伴相继离开,他便独居在20多平方米的一房一厅里。雷伯生活简单,家-小区花园-家,两点一线,偶尔跟远在外省的弟弟通一下电话。他说,自己每个月有1500多元退休金,“只要不生病够用了”。
“习惯了这样的生活”,雷伯淡淡地表示。第一次让他有深深的孤独感,是3年前的一次住院。2009年4月,雷伯不小心摔伤了盆骨,社区居委会帮他办理了入院手续,他一个人在医院里住了20天。相比同病房的病人有亲友细致周到的照顾,医院对他的照料有些疏忽,后来,他给自己请了专门的护工。
“我最怕过年过节”,雷伯说,他怕别人的热闹衬托出自己的冷清,怕看见别的老人儿孙绕膝,他却要一个人吃着剩饭菜度过。雷伯甚至很抗拒电话,他说:“没有人打,我要电话干什么呢?”但是后来弟弟劝他说,独居的老人在深夜里有两个电话是一定要打的110和120,他便配了一部手机。
何老退休前是一名政府官员,两个孩子定居国外,衣食无忧。退休后,他根系故乡住在南宁。刚开始,他常跟老伴一起出国探望孩子,老伴去世后,他便把全部的寄托放在看书和写作上,借此转移注意力排遣对亲人的思念。
2011年,在自治区有关部门发起的一次关注空巢老人的行动中,大学生志愿者小覃与同学们成了何老的“陪聊”,每周上门跟何老谈天。小覃说:“我们每次去他都非常热情,用很洪亮的声音、高兴的语气欢迎我们,跟我们握手,还让保姆给我们倒饮料,弄吃的”。细心的小覃留意到,何老家的客厅里挂着全家福,一抬头就能看到,镶着照片的镜框从来都是一尘不染,茶几的玻璃板下也压着亲人的相片。有一次,何老跟他们谈到了自己的孙子,有那么几十秒的时间,他停了下来,抬头看着全家福,眼里噙着泪……
自治区老龄委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像雷伯和何老这样独守“空巢”的老人,目前我区共有150万人。据有关部门统计,至2009年底,南宁市空巢老人已达8000多人,其中困难的空巢老人2000人。空巢老人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据介绍,目前,老年人的需求主要由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和精神文化三方面构成。受传统思想、老人“恋家”情结,以及目前的养老机构层次普遍较低等因素的影响,很多空巢老人不愿去养老院,而是选择了“白天社区玩、晚上家里睡”的居家养老模式。
社区服务
过半设施仍在“待业”
“我每天只煮一顿,几两米饭炒个菜,可以吃一天。”雷伯住在4楼,他摔伤盆骨后,去买菜行动更加不便。两个月前,他家隔壁住进了从湖南来广西做工程的黄先生夫妇,夫妇俩开始义务为老人解决吃饭问题,雷伯每个月交300元给黄先生一家,午餐和晚餐便有了着落。
“等我们社区的日间照料中心建成了,我就到那里吃饭,这样就不用麻烦邻居了。”10月18日上午,雷伯这样对记者表达了他的殷切期盼。
为解决空巢老人的吃饭等基本问题,南宁市从2009年开始在社区试点居家养老服务,从2010年开始,南宁市已在7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建立“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今年更新建设6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午饭、休息以及娱乐活动、医疗保障。
小型的图书馆、敞亮的活动室、设施齐全的厨房、布置温馨的休息室……10月17日,当记者走进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社区的老人日间照料中心,看到了这个专为老人设置的“社区之家”。然而,社区居委会的负责人覃女士告诉记者,该中心建立两年来,有一半左右的设施都处于“待业”状态。原本计划给老人提供营养午餐的厨房,至今未有老人在这里就餐;提供给老人午休的休息室,只有在老人娱乐期间身体不适时才派得上用场。
“主要是人手不够。”覃女士说,由于缺乏厨师、医务人员等条件,中心的一些服务工作未能顺利开展。另一方面,老人营养午餐的价格也没法定。
在大板二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遇冷”的问题也同样存在。原本为老人开设的小餐厅,如今也少有老人问津。该社区的义工谭女士介绍,餐厅刚开始启用时,也有一些空巢老人不时光临,但一段时间之后,老人来得越来越少,这个月还未见有老人前来用餐。该小区一名老人告诉记者,她去小餐厅吃过几次饭,但都是在社工自己做饭的情况下去“搭伙”,每次给他们几元钱,自己也不好意思,所以后来就不去了。谭女士称,目前服务中心还没有招到厨师,老人的午餐补贴也没有到位,所以餐厅的处境颇为尴尬。
记者先后走访了瑞士花园社区、北湖南社区、北湖北社区、万力社区等几个社区,发现这些社区的老人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中心)都有着类似情况。
居家养老
政府将担任“重要角色”
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社区居委会的覃女士告诉记者,目前该社区正在向市政府和城区政府申请,期望能够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即由政府出资,将社区的午餐服务、医疗服务等交给具有相关资质的养老机构来承担。
南宁一家社区负责居家养老工作的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由于目前日间照料站还没成型,只有一些琐碎的服务,且由社区人员来做,所以不收费。今后真正运作起来,应该会按照老人的经济情况分为有偿、低偿或无偿服务。“如果全部由政府承担,费用太高”。南宁市民政局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南宁市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尚处于发展阶段,一些社区确实存在着人员配备跟不上硬件设施等问题,随着时间的发展,配套设施也会逐渐完善。目前政府正在抓紧时间研究新的政策,在今年底至明年初,南宁市的居家养老服务有望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解决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今后将把居家养老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和社区建设总体规划,加大投入,在政策、资金上给予重点支持,而政府也要出台有关政策,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居家养老产业,推动社会化居家养老产业的发展。
“睡其他地方的床,我不习惯,去哪都不如在家好。”一位老人告诉记者,虽然白天独自在家会感觉有些孤独,但如果把他“托养”到社区,也让他感到难以习惯。一些老人则表示,如果白天在日间照料站的老人比较多,大家一起聊天、吃饭、午休也未尝不可,但现在还没有这个氛围。一些退休的老人则认为,目前的居家养老服务,单纯提供吃饭看病等家政服务,还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需求。对于“托老”的收费标准,老人们多数希望能够免费或减免部分费用。
“居家养老工作还要改变老人的认知问题。”南宁市某城区老龄办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只有培育好老年服务市场,引导有经济能力的老年人自费购买服务,完善家居养老服务体系形成规模,才有可能吸引更多的老人。
众所周知,社保断缴的风险非常大,会影响到医保就医、买房、摇号、子女入学诸多方面,因此稳定、便捷、成熟、官方认证成了评价社保服务业的首要因素。无忧保自成立以来,专注个体社保和公积金服务,五大优势六大保障确保社保缴纳无忧,安全无忧,调基无忧,资金无忧,成为C端客户的首选品牌信任品牌。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