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早报:无忧保积极推进个体社保的普及与宣传,扩大市场的布点与覆盖,竭尽全力提供最为优质和便捷的服务,让扫一扫三分钟在线缴社保成为解决现实民生问题的有效方式。
1929年出生的邵本道入党已经66年。他参过军、打过仗,从部队退役后总是感念党和政府的恩情,寻思着为百姓多做一点。老伴去世后,这位已经84岁高龄的老党员决心捐出30.5万元的毕生积蓄,为村民修建一个广场。村民为了感念他,取名“本道广场”。记者刘建宇
牙缝里省出30多万
今年8月的一个清晨,乳山市邵家村的村支部书记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叫醒,打开门看,正是村民邵本道。“这几天我思来想去,想着把我这些年攒下的钱都捐给村里,你看看能给村里办点什么实事,给乡亲们行个方便。”
在这样一个穷乡僻壤的小山村,30.5万元!当18张存单摆在面前时,村支书震惊了,整个小山村也炸开了锅。村民们谁也没有想到,一位平时过日子细得“抠门”的老人,竟然做出这样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邵本道的邻居、61岁的王淑凤流着泪说:“这笔钱是怎么攒下的?是一分一分从牙缝里省出来的。”
奉献了一辈子的老党员
在村子的东北面,穿过一条碎石铺成的窄道,一座青石砖砌的百年老房就是邵本道的家。在这位八旬老人空荡的家里,只有一张大土炕和一个用了几十年的小柜子。缺角的灶台上,还放着一个锔过的面盆,残缺的茶壶也是用锡纸补了又补……老人家里,没有一件好点的家什。
“老邵会过日子,这在村里可是出了名的。过去家里一直是老式的木头门窗,今年实在没法用了,才换了。他不舍得吃,不舍得穿,一天的伙食费不过3块5。”邻居邵杰说道。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因为村里地少,邵本道就跑到山里开荒;邵家村山路较多,一下雨就坑洼不平。邵本道就推着一个小车,带上工具,一锄头、一铁锨地填上,铺出好几条山路。2011年,乳山遭遇百年不遇的水灾后,村党支部决定将河道里阻挡泄洪的树木杂草全部清理。已经80多岁的邵本道拿来镰刀,就到河道里割掉了100多米的青草,不少村民受老人的感染,纷纷趟进河道帮忙。
出身贫赛的他感念党恩
1929年,邵本道出生在邵家村一户贫苦人家,父亲瘫痪后母亲离家出走。为了养活卧床的父亲和妹妹,8岁的邵本道出去乞讨,直到13岁时父亲去世。之后,邵本道还做过长工,靠吃百家饭长大。19岁那年,邵本道参加革命,因在部队表现突出,参军不到一年,就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后又转战福建剿匪,头部还受过重伤。1954年底,邵本道从部队复员,先是回村务农,然后当过工人。
“前些年,厂子倒闭了,我吃不上穿不上,是党和政府解决了我的生活困难。可以说,是党和人民养育了我,没有党和政府对我的照顾,我也活不到这个年纪。”邵本道说。
村里用捐款建起健身广场
邵家村村委将老人的捐款设立了专户,专门用于村里的公益事业。经过和老人商议,全体村民一致同意用这笔钱建一个健身广场。为了让老人早一天见到广场建起来,邵洪寿每天光着膀子带领大家一起干,10天时间就完成了硬化,并安装了健身器材,一个2000多平方米的崭新广场呈现在乡亲们的面前,这也成为邵家村最为热闹的地方。全村百姓为感念老人的恩德,将这个广场取名为“本道广场”。
“我这一辈子,最高兴的有两件事,第一件是念着誓词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二件就是看着广场一天天建起来。”邵本道说。
无忧保的快速发展,是中国3亿无法正常缴纳社保劳动力的迫切需求,也是政府的“互联网+人社”的一次大胆尝试。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