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早报:无忧保积极推进个体社保的普及与宣传,扩大市场的布点与覆盖,竭尽全力提供最为优质和便捷的服务,让扫一扫三分钟在线缴社保成为解决现实民生问题的有效方式。
昨天下午,位于东区的微软(扬州)IT学院教室内座无虚席—本报免费老人电脑集中培训班正式开课,20多名银发老人重新坐进教室,开始电脑扫盲或提升学习。“晚报这样的活动很好,解决了很多老年人想学电脑的难题。现在学电脑已经成了很多老年人退休后最大的心愿。”老人很珍惜学习机会,一边听讲台上的志愿者老师讲课,一边还向课堂里的大学生志愿者请教。
记者现场采访发现,现场每个银发老人心里,都有一个电脑梦。
“退休”农民结伴求学
“快来看,这是我刚学会打的字。”来自天顺花园的刘必胜欣喜地向记者展示自己打的字“感谢你们教老人学电脑”,并设计成醒目的红色。
刘必胜今年69岁,是东郊沙联村的“退休”农民,拆迁后住进天顺花园,当天,他和邻居、70岁的罗方洪结伴前来学习,两位老人座位一前一后,别提有多认真了,罗方洪认真听老师讲,不时动手在电脑上操作;刘必胜则拉着大学生志愿者“开小灶”,他不但想学会上网浏览新闻,还想学会QQ聊天。网上聊天须会打字,在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志愿者程孝宇手把手指导下,刘必胜很快在电脑上独立打出文字。
瓜洲老汉盼电脑“传”书
“我写了一本书,有100多万字,一直想通过电脑让更多的人分享,苦于不会电脑……”来自瓜洲的薛龚鸣对电脑的期盼由来已久,他说,以前的学生给他寄来了电脑,可惜他不会用。
薛龚鸣以前曾是老师,喜欢写作,对瓜洲的历史颇有研究。作为土生土长的瓜洲人,他潜心研究瓜洲历史20多年,退休后撰写了一部100多万字的《古渡春秋》,他说,瓜洲南北朝时就开始造船了,明代还建过城,这些历史鲜为人知,希望成书后给更多的人阅读,或通过网络向世界传播。“现在最着急的学会用电脑。”通过昨天下午的学习,薛老对电脑开始有了初步的认识。
每个老人都有电脑梦
家住东花园的童守本也是一点电脑基础都没有,但他很想学会,他说,孙子不和他们一起生活,希望学会后可以和孙子视频聊天。
66岁的龚平是从西区荷南苑赶过来的,他在老年大学学过电脑,有一点基础,但还想学会上网,扬州技师学院的杨彤便“一对一”教他上网。还有的老人希望学会从网上下载、运用软件,有的老人希望学会重装电脑……每个老人都希望通过学习,和电脑成为亲密伙伴。
老人们学得开心,更要感谢义务讲学、辅导的志愿者老师。主讲老师许文啸来自扬州职大,他是一名脑瘫患者,虽然行动没有一般人灵活,但做了最用心的准备,讲解浅显易懂,受到现场众多老人的夸赞;南邮通达学院、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扬州技师学院的6名大学生志愿者,不厌其烦地为老人提供个性化辅导,让需求不一的老人能各取所需。
记者感言: 老人更需精神关爱
据微软(扬州)IT学院人员介绍,就在培训班开班前一天,还有一位美琪小区的80多岁的老太太专程赶到学院,希望能报名学习,但因教室空间有限,未能如愿。还有的老人现场透露,“家里孩子都会电脑,但没有耐心教我们,所以就到外面来学。”老人对学习的追求令人感动,也让我们看到衣食无忧的老人生活上的新需求:渴望和时代接轨。谁来带他们跟上时代的步伐?作为子女,关爱老人或许更应满足他们精神上的需求。
记者 仲冬兰
无忧保的快速发展,是中国3亿无法正常缴纳社保劳动力的迫切需求,也是政府的“互联网+人社”的一次大胆尝试。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