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早报:无忧保积极推进个体社保的普及与宣传,扩大市场的布点与覆盖,竭尽全力提供最为优质和便捷的服务,让扫一扫三分钟在线缴社保成为解决现实民生问题的有效方式。
岑嵘
圣诞节过去了,人们发现圣诞老人不仅会驾着驯鹿雪橇带来礼物,还会给你送来银行账单,经济学家们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圣诞冲动”(Christmas buzz),它具体是指12月份特有的一种消费情绪:在节日气氛影响之下,很多人会购买大量商品(其实大半并不需要),甚至是超贵的礼物。结果东西越买越多,账单越积越厚。紧跟着圣诞冲动而来的就是还款时的新年怨悔。
1897年,一个叫做帕吉尼娅的女孩写信给纽约《太阳报》的记者:“我8岁。我的朋友里边有人说"圣诞老人是没有的"。我问爸爸,爸爸说:"去问问《太阳报》看,报社说有,那就真的有了。"圣诞老人真的有吗?”
报社严肃地回答说:“小帕同学,圣诞老人是有的,这绝不是谎话。在这个世界上,如同有爱有同情心有诚实一样,圣诞老人也确确实实是有的。”在后来的几十年间,这家报社每年都会把这篇文章拿出来登一遍(到了1950年,圣诞老人没有及时为《太阳报》送来更多订户,报社就此停刊了)。
帕吉尼娅的爸爸是个聪明人,他把证明圣诞老人是否存在的事情推给了报社,而大多数家长为这个事情独自绞尽脑汁。有的家庭甚至自拍自演圣诞老人来临的视频和图片,比如一个黑漆漆的院子里,一个蹩脚山寨的圣诞老人飞快地跑过……这很容易让人想起神农架的大脚野人。
不过这道证明题也给脑瓜灵活的人们带来商机:美国有一个叫做“见证神奇”的在线服务网站,该网站的创始人吉姆·哈里汉花钱请了一个人扮成圣诞老人,让他摆出150多种POSE,比如背着一袋子礼物、拍着自己的肚子等等。人们可以上传家庭照片,然后网站就会在照片上插入一个圣诞老人的形象。
还有一个叫做“圣诞老人来电”的公司提供一个供用户选择的电话服务,可以让孩子和圣诞老人说上话:“中文服务请按2,支付宝付款请按8……喂,好孩子,我是圣诞老人……宝贝,你想要啥圣诞礼物?……你要期末考试卷答案?……这个……滴—”。
西蒙·华生是伦敦一家IT公司的销售人员,他开发了一款iPhone上的应用程序,提供圣诞老人的视频,最绝的是他把视频弄成绿色的,就好像是用美军夜视仪拍下来的一样,唯一的缺点就是圣诞老人看起来更像个抢银行的劫匪,尤其在房顶上的时候……
有人呵呵赚钱,有人却钻牛角尖。一个叫西维尔伯格的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教授经过复杂的运算得出以下结论:圣诞老人要给遍布20亿平方英里,大约20亿位小朋友送去礼物。如果每个家庭有2.67位小朋友,那么会有大约7.5亿个家庭要拜访。平均每家的间距为1.63英里的话,圣诞老人需要飞过12.2亿英里。因此,想要在圣诞节24小时内飞完整个路程,圣诞老人先生的雪橇将需要以均速5083000英里/时的惊人速度飞行。好在西教授还识相,他又自圆其说道:圣诞老人能像拉橡胶圈一样拉伸时间,从而能让他有几个月的时间分发礼物,不过对于我们来说只是过了几分钟。
美国联合包裹公司(UPS)的迈克·芒若把圣诞老人的工作具体量化了一下(大概是准备圣诞老人的劳模材料吧),他说:要完成圣诞派送行动,需要46个国际分拨中心,40万员工把礼物装载到圣诞老人的雪橇上;6万名员工帮助制订并优化飞行计划,与联邦航空局交涉;7千人实时监控需求并更正他的路线;100名气象专家确保圣诞老人不会飞入风暴中;4万人帮助圣诞老人通过海关检查……总共需要1200万人来完成。
既然谈到了工作量,就不得不讨论一下钱的事情了。假如圣诞老人的工作要付工资,那他一年能赚多少呢?福克斯商业评论具体分析如下:工业管理工程师,这项工作包括玩具质量和存货控制、成本分析、物流管理和人力(精灵)资源管理。每天8小时的年工资是111792美元;信件处理员,每年孩子们几百万的信件可不能被忽视,作为信件处理员每天一小时的活,一百天能赚1656美元;飞行员,圣诞老人驾驶着雪橇穿越过大雾的夜晚,做着几百万次的起飞和着陆。一个航空飞行员10小时的平均工资是568美元……最后的结论是:在2012年,圣诞老人的工资是134944美元(今年雾霾这么大,工作更困难了,不知工资有没有上涨)。
谈到钱似乎有点伤感情了,圣诞老人在雪橇上点着钞票一定不会太高兴。不管怎么样,我相信《太阳报》说得没错,圣诞老人是真的存在,因为正如彼得·潘所说:“孩子们现在懂得太多了,他们很快就不信神仙了,每次有一个孩子说"我不信神仙",就有一个神仙在什么地方落下来死掉了。”
无忧保的快速发展,是中国3亿无法正常缴纳社保劳动力的迫切需求,也是政府的“互联网+人社”的一次大胆尝试。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