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早报:无忧保积极推进个体社保的普及与宣传,扩大市场的布点与覆盖,竭尽全力提供最为优质和便捷的服务,让扫一扫三分钟在线缴社保成为解决现实民生问题的有效方式。
综合新华社北京12月31日电全国老龄办等24个部门31日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年人优待工作的意见》。《意见》提出老年人优待工作的主要目标是,争取在2015年,实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全面建立健全老年人优待政策,社会敬老氛围更加浓厚,各项优待规定得到有效落实;2020年,实现优待工作管理进一步规范,优待项目进一步拓展,优待水平进一步提升,老年人过上更加幸福的小康生活。
《意见》提出,要进一步发挥行政监督和社会监督的作用,建立健全信息反馈和监督机制,设立服务和监督热线,依法妥善解决好举报和投诉问题,对老年人优待工作中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要尽早发现、及时解决。对不按规定履行优待老年人义务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这个意见是否顺应群众期盼?如何贯彻落实?记者就此走访了各地的一些老年人和相关学者。
养老机构优先照顾孤寡失能高龄老人
意见措施:政府投资兴办的养老机构,要在保障“三无”老年人、“五保”老年人服务需求的基础上,优先照顾经济困难的孤寡、失能、高龄老年人。
专家点评:厦门大学副教授朱至刚认为,失能、贫困、孤独老年人的颐养问题是对我国养老体系的考验,必须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帮助他们安享晚年。公办养老机构应重点为无劳动能力、无赡养人、失能失智等困难老人提供帮助,发挥“兜底”职责,而社会力量则应成为提供多样化养老服务的主角。
筑牢老年慢性病防治和保健网底
意见措施:医疗卫生机构要优先为辖区内65周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免费建立健康档案,每年至少提供1次免费体格检查和健康指导,开展健康管理服务。定期对老年人进行健康状况评估,及时发现健康风险因素,促进老年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专家点评: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执行院长马进认为,意见对老年人卫生保健工作作出了进一步细化。下一阶段,我国可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建立老年人慢性病的危机预警机制和医疗全流程监测跟踪,特别是要从省、市、县三级对老年人健康档案进行联网,为进一步服务老年人健康夯实基础。
让老年人无障碍出行
意见措施:交通场所和站点应设置老年人优先标志,设立等候专区,根据需要配备升降电梯、无障碍通道、无障碍洗手间等设施。公共交通工具要设立不低于坐席数10%的“老幼病残孕”专座。铁路部门要为列车配备无障碍车厢和座位,对有特殊需要的老年人订票和选座位提供便利服务。
专家点评: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所长王长军认为,意见中有关老年人交通出行优待的内容可操作性强,过去我国在交通出行方面针对老年人做的设计还远远不够,如交通标志和信号设置灯应更为醒目、合理、易懂,特别是在交叉路口、社区交叉口和老年人集中的地方,要更多地考虑老年人在有限时间内通过交叉口的可行性。
美术馆文化馆等免费开放
意见措施:关注农村老年人文化体育需求,适当安排面向农村老年人的专题专场公益性文化体育服务;鼓励影剧院、体育场馆为老年人提供优惠票价;老年活动场所、老年教育资源要对城乡老年人公平开放。在文体休闲优待方面,要求各级各类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纪念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老年人免费开放等。
专家点评: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副研究员伍小兰认为,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相关部门虽然出台了一些文件,但“对症下药”力度不够,难以在组织和资金保障方面贯彻落实,有的政策在城市还较可行,在资源匮乏的农村就很难实行。建议在农村地区普遍成立老年人协会,通过制度化的措施对其活动经费予以一定程度的保障,以提升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
无忧保的快速发展,是中国3亿无法正常缴纳社保劳动力的迫切需求,也是政府的“互联网+人社”的一次大胆尝试。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