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早报:无忧保积极推进个体社保的普及与宣传,扩大市场的布点与覆盖,竭尽全力提供最为优质和便捷的服务,让扫一扫三分钟在线缴社保成为解决现实民生问题的有效方式。
本报记者 李建
“以敢于啃硬骨头和敢于涉险滩的勇气,坚定不移推进人社事业创新发展。”2013年12月27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官网上,《稳中求进改革统揽》中的这段话格外引人瞩目。
国盛在于民生。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是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的幸福基石。这段话之所以牵系人心,正是因为民生领域突出的矛盾和难题依然存在,而党和政府敢啃“硬骨头”的勇气和信心,让人们对作为“破冰”之年的2014充满期待。
2013年12月30日,冬日的阳光照在河北省保定市西郊竞秀公园的湖面上。在湖畔锻炼的陈大爷告诉记者,2005年他从企业退休,目前年退休金已涨到1.6万多元,但曾经是大学同学的老伴儿从事业单位退休,每月却可以拿到3000多元,儿子女儿收入倒是很高,却常常回家“喊累”。
陈大爷一家人的状况,恰恰是我国现有社会保障制度设计中某些薄弱点与矛盾点的具体体现。从2005年开始,我国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九连增”,但与同等条件的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相比,差距依然存在。
新的一年,包含养老并轨等顶层设计方案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一揽子工程”,将会解开陈大爷的心结。而把“不公平”挂在嘴边的陈大爷也坚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对人社领域改革的战略部署也更温暖人心:推进社会保障领域的制度改革和创新,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人社部门已经开始着手的扎扎实实的工作,让改革的路径越来越明晰。2013年12月26日,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在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透露,人社部门已进行了公务员和企业相当人员工资试调查。
尽管翔实的数据并未披露,但调查将成为改革设计与决策的重要参考。就在同一天,尹蔚民详解2014年工作重点,而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其中重要一环:继续深化养老保险(放心保)顶层设计研究、着力解决“双轨制”、“待遇差”问题,做好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工作,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河北经贸大学教授卢嘉瑞认为,并轨的动力是消弭差距,而公平正义将为百姓筑起坚实的幸福底线。诚然,治大国若烹小鲜,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改善民生,亦非一时一事之功。但勇敢的开始,无疑将增强人们对2014年的预期。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3月,全国养老保险参保达7.9亿人,其中,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发展迅速,享有率由2011年的25.4%大幅上升到2013年的59.9%。
以实现城乡居民制度公平与公共资源共享为目标的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将成为2014年改革攻坚的新目标和百姓期待的新焦点。尹蔚民表示,2014年,将着力整合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制定实施职工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衔接办法,促进参保人员在城乡之间顺畅转移。
“从建立起世界上最大的社保体系到一步步细化与完善社保体系,都是了不起的成就。”河北省老教授协会会长刘绍本认为,普惠的养老保障与尽最大努力消弭城乡差距的努力,在2014年或将释放更强烈的光芒,“公平正义”将进一步夯实13亿人的民生底线。
保障民生,要盯住底线。来自民政部的消息说,新的一年里,有关临时救助、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面向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的福利补贴和重点保障等制度框架研究论证,也将更加深入。把完善基本民生保障制度摆在重要位置,就是要确保百姓能够更好地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红利”。2014年,一系列即将运筹的新政让这样的思路愈发清晰。
无忧保的快速发展,是中国3亿无法正常缴纳社保劳动力的迫切需求,也是政府的“互联网+人社”的一次大胆尝试。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