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早报:无忧保积极推进个体社保的普及与宣传,扩大市场的布点与覆盖,竭尽全力提供最为优质和便捷的服务,让扫一扫三分钟在线缴社保成为解决现实民生问题的有效方式。
文/崇山
近日有媒体报道,北京第一社会福利院一张床位要等166年,将城市养老院一床难求的话题推向公众视野,引发国内外媒体的关注。
中外媒体走进北京养老机构
随着中国跨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日前媒体曾爆出北京第一社会福利院一张床位要等166年的消息,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
2013年12月9日,北京部分养老机构迎来了一批特殊的访客,包括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华尔街日报(博客,微博)》、欧洲新闻图片社、半岛电视台、日本共同社、朝日电视台、香港《文汇报》、香港有线电视以及北京主流媒体等30余家中外媒体组成的40余名记者团集体造访,了解北京养老产业软、硬件环境以及实际运营情况。
其中,金融街(000402,股吧)老龄公寓与金融街老年颐养中心作为北京养老示范项目,成为来访记者的关注焦点。金融街老龄公寓位于西城区长安街北侧铜光胡同1号,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共有60余套房间,可提供102张床位,公寓内设有多功能厅、文化活动中心、阅览室、医务室、康复中心、心理咨询室等综合配套设施。
金融街老年颐养中心则位于抄手胡同56号,地处宣武门商业圈,闹中取静,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可为周边老人提供日间托管、居家上门、老年大学等服务。
据了解,在国内以如此高的起点运营养老产业较为稀缺,这也是上述两大物业吸引中外主流媒体关注的重要原因。
在对京部分养老机构集中访问的过程中,记者们了解到截至2012年底,北京市已开业运营的养老机构共有400家,已投入运营的养老床位7.6万张。然而供需矛盾仍然非常突出,“166年等一张床位”之说并非言过其实。
如何改变这一现状?这是当日中外记者团最为关注的问题。对此,北京市民政局新闻发言人李红兵表示,北京今后一段时间将尝试由政府投资建设一批养老机构,交由企业、社会组织或者个人来经营。
而媒体所聚焦的金融街老龄公寓与颐养中心就是“公建民营”的代表项目。据悉,老龄公寓与颐养中心的运营服务全部由惠众养老服务中心提供,该中心是由北京政府机构和中精众和健康产业集团(以下简称中精众和)联合培育发展的一家民办非营利性组织。
中精众和成功借鉴了发达国家养老产业运营先进经验,针对老年生活的全程需求,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元化养老解决方案,形成包括机构养老、日间照护、居家服务、健康管理、健康俱乐部在内的“4+1”(四级服务平台、一个客户俱乐部)立体、联动服务模式,得到了国际高龄者福祉协会中国理事单位、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等国内外权威专业机构的大力支持。
专业化发展攻克养老服务难点
与日本、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养老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在配套服务方面显得良莠不齐。李红兵指出:“不管公办或是民营,核心的问题是要提高为老服务的能力,这也同样是个难点。”
对此,中精众和产品研发总监傅力表示,完善升级硬件配套设施只是养老产业发展的一个方面,对于老年人尤其是失能老人而言,最重要的则是有专业的服务,而专业服务背后则是专业服务团队,因此,做好养老服务,人才是关键。
据了解,为了实现服务能力、品质与国际接轨,中精众和对于人员配置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除了产品研发总监傅力曾任日本长生集团培训学院院长,拥有20年从事老年护理培训工作经验之外,现任金融街养老院院长李宁等每一位核心组人员均分别曾在养老产业发达国家同行业,以及国内一流医疗机构中担任要职,拥有丰富的管理、运营与临床经验。
与此同时,中精众和已与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大连职业技术学院达成校企合作战略协议,服务团队所有成员均经过大专院校三年以上的专业课程学习,掌握全面的理论知识和扎实的操作技能,做到全部员工执证上岗。为了保证服务的专业性与品质,每一位服务人员均需通过岗前培训与继续教育并严格考核,才能上岗服务。值得一提的是,中精众和成立有自己独立且专业的培训中心,除为本系统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之外,亦可为其他外部机构进行专业培训。
无忧保的快速发展,是中国3亿无法正常缴纳社保劳动力的迫切需求,也是政府的“互联网+人社”的一次大胆尝试。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