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早报:无忧保积极推进个体社保的普及与宣传,扩大市场的布点与覆盖,竭尽全力提供最为优质和便捷的服务,让扫一扫三分钟在线缴社保成为解决现实民生问题的有效方式。
徐老伯正在耕作。
转弯时,殷老伯轻松抬起笨重的耕犁。
耕地很热,收工后徐老伯才穿上棉衣。
傍晚时分,两位老人给牛饮水。
始于春秋后期的牛耕技术,曾经标志着当时生产力的进步。随着科技的发展,当前牛耕已比较少见。近期,记者在扬州市广陵区看到了两位依然在从事牛耕的老人。
71岁的殷士高是安徽人。据殷老伯介绍,他从十几岁起就靠帮别人家耕地为生,后来机械化渐渐取代了古老的耕作方式,他也面临失业。他无意间发现扬州蔬菜大棚很多,又无法用机械耕作,于是主动联系承担起大棚耕作,一干就是10多年。
另一位老人叫徐德发,是扬州人,今年75岁。徐老伯也是十几岁时学会牛耕。退休那阵,正赶上当地大棚生产被大队进行统一化管理,并且扩大了种植规模,殷老伯一人牛耕已很难完成,于是徐老伯主动担起牛耕的担子。就这样,两位老人搭伴负责起200余亩大棚生产基地的耕作任务。
两位老人介绍,耕作大棚土地和传统的土地耕作不一样,一般在冬天进行,土质相对松软,且都是无水作业,难度小些,还能煅炼身体,他俩已有很多年不生病了。
生活方面他们也很满足,两头耕地用的水牛是村里统一买的,住房、牛舍、生活必须品等也都是村里解决,并且每月还给他们1000多元的工资。他们表示,只要身体允许,会一直耕下去。 崔根元 文/图
无忧保的快速发展,是中国3亿无法正常缴纳社保劳动力的迫切需求,也是政府的“互联网+人社”的一次大胆尝试。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